在中国山水画中,“空白”实在是画中的绝妙之处,这种“空白”不是无意义的,它在画面之中代表的是静止画面中运动的部分。画家在画出不动的山石、树木之后,以留白的手法“画”出潺潺流水和变幻的云气,观者见“白”即见云、见水,这种画家与观者之间的默契也是欣赏山水画的乐趣之一。龚贤的“云水法”也是这种“不画之画”。
龚贤的云是厚重的,立体感极强的,同时也是洁白而轻盈的,他以山石、林木的厚重衬托白云而使其有了体积,同时保持了飘渺轻盈的特质。他不厌其烦地以淡墨皴染山石、林木的外缘,虚化云气的边界,使白云仿佛真的从岩石上生出,观其云,似有云雾腾浮之感,妙不可言。
对于画水,龚贤有一句画诀最为独到:“画泉宜得势,闻之似有声。”简而言之,画泉、画水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画出水的“势”,即“走势”,“趋势”。
龚贤画云无云,在于“积”,画水无水,在于“势”,妙哉!
龚贤山水的精神内涵
龚贤山水之所以为世人称道,不仅是因为遒劲的笔法,沉厚的墨法,巧妙的构图,更是因为人们欣赏他淡泊名利的人格和超然的精神境界。古人说:“画品如人品。”龚贤的山水画风格正是受他人格的影响,是他高尚人品的体现。
龚贤可以说是诗、书、画“三绝”,即使纵观历史他的综合才能也是突出的。在他的一生中,作品佳句无数,即使在他晚年缺衣短食,生计不周的处境之中,仍静心读书作画,研读诗文。龚贤将“读书养气”看作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在他不断钻研笔法、墨法的同时饱读诗书充实内腑,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苦探索,终于确立他与众不同的“黑贤”画风。正是因为龚贤的“厚积”,使得他的山水画有了浑雄大气的景象,生机勃勃的气象,历久弥新。
细读龚贤的画,我们能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美学思想。他的山水恬淡超脱,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极具平静心、平常心,而他森严缜密的画法又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毕生追求。在他的山水画中人迹罕至,房屋多处在几不可入之地,体现了他追求自由,超然不群,不与俗世同流的大自然境界。这些都使他笔下的山水冷清却不死气沉沉,孤高而无傲世之态,虚幻而又与生活相亲,令人向往!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龚贤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舍写意而追求画意,以墨的层层积染来表现画面气氛,这正和元明清画家注重写意的山水画创作方式相反。研究龚贤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于对山水画的笔法学习,更能帮助我们加强对写意与画意关系的理解。
即使在当今画坛中,山水画的创作手段也稍显单一,其中多为石涛等画家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龚贤的山水,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有利于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