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的《庐山高》作品


沈周《庐山高》

  沈周《庐山高》作品介绍:纸本,立轴,设色;纵193.8 厘米,横98.1厘米;作于1467年;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沈周《庐山高》:此作为沈周41岁时为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而作,是他艺术转型期的典型之作。作品仿王蒙笔法,图中山峦层叠,草木繁茂,气势恢弘。画面右下角山坡,两棵劲松虬曲盘缠,形成近景;中景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水帘高悬,飞流直下,两崖间木桥斜跨,打破了流水飞白的呆板,两侧岩峭壁,呈内敛之势。瀑布上方庐山主峰耸立,云雾浮动,山势渐入高远。构图由近景的山坡虬松,中景的瀑布、岩、峭壁,远景的庐山主峰,自下而上,由近及远,近、中、远景相连,一气呵成,贯串结合而形成S形曲线。这种构图法很像南宋院体的程式;近景的处理也和马远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全国群峰直插,回环掩映,争奇竞胜,实在是大家手笔。此图作者自识“庐山高”篆书,并题古体长歌一首,末识“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陈宽字孟贤,号醒庵,学识渊博,工诗。具唐人法,亦善绘画,曾为沈周师。陈宽祖上是江西人,所以此图写庐山之“高”,以为象征。题识:“庐山高,高乎哉!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岌乎二千三百丈之。谓即敷浅原。培嵝何敢争其雄?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蒙。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时有落叶於其间,直下彭蠡流霜红。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坠自空。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厥祖迁江东。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钟于公。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丘园肥遁七十,著作 白发如秋蓬。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於其中。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天风。成化丁亥端阳日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醒庵有道尊先生寿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沈周的《青绿山水图》作品

下一篇:沈周的《虎丘饯别图》作品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