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的《西湖柳艇图》

夏圭的《西湖柳艇图》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为解决杭州人民饮水以及附近乡村灌溉问题,决定增大西湖的储水量,便在西湖东北岸筑起一道长堤。此堤被命名为白堤。堤上广植桃柳,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
  景。到了南宋时期,西湖成为游人游乐的胜地。西湖风景秀美,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竞相以诗文、画作加以赞颂,使西湖更富有诗情画意。而“南宋四家”之一的夏圭,就是一位以西湖为创作对象的大画家。

  
   夏圭的这幅《西湖柳艇图》(见图)为立轴,绢本,浅设色,纵107.2厘米,横59.3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用精妙的笔墨表现出西湖的花柳夹堤、舣舟湖岸。从画面景色以及画中题跋“绿阴十里白家堤”来看,这幅画描绘的正是西湖的白堤。作者将白居易诗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画中还有元代郭畀题跋:“此夏禹玉《西湖柳艇图》真迹也,笔墨淋漓,云烟变态,饶有土大夫风骨。论者多谓马夏之习,盖亦未见其真面目耳,识者当不河汉斯言。桐村老人精于赏鉴,所藏古书画,多属真迹,余日夕过从,深获欣赏,此幅尤为压卷,因识之。”整幅画的笔调沉着含蓄、明丽秀润,与夏圭一贯随意豪纵的笔法大异其趣,所以这幅画就显得更为精妙而罕见。
   从山水画史中,我们可以得知夏圭的绘画多取“一角、半边”的构图方式,故有“夏半边”之称,但这幅画的构图却与他的其他作品大相径庭。画家采用了三段式构图,近、中、远景依次排开,疏密相间,层次分明。正如《续书画题跋记》中评价夏圭的作品:“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明代王履也曾称赞夏圭:“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尘之鄙格。”画家将主要景物集中在画面下部:堤上柳暗花明,岸边房舍错落、人员往来,船只或停泊、或行于湖中,好一派繁荣景象。

  
   在表现手法上,房舍、船只用笔工致,近景沙堤则先用稍重的墨色写出,再以浓墨苔点醒提,墨色变化丰富生动。中景处,桃花盛开,柳树成荫,柔嫩的枝条在和煦的春风里舞动身姿,风情万种。“恼人春色不需多”,虽桃花点点、若隐若现,但是在垂柳的衬托下,显得却分外妖娆、春意盎然。夹岸》Jk花蘸水开,这画中的桃花亦使我们联想到临水梳妆的美女,楚楚动人,令人心醉。游人又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美好的时光呢!他们早已游于湖畔,探寻着春天的消息。在处理手法上,柳树笔法劲健,密而不乱;桃花疏疏落落,点染有致,节奏感强。远处,树林与云霭相接,春云浮动,烟雾迷蒙,整个画面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夏圭长于水墨表现,所以在描绘西湖岸边、沙堤曲折、湖水迂回、云烟浩渺的景色时,由近及远,墨色先浓后淡,变化微妙,层次分明,气象清新,富有自然野趣。远处的柳树用了“拖泥带水皴”,与淡墨渲染的天空相呼应,使画面更加空灵。《西湖游览志余》评夏圭的画“酝酿墨色,丽如傅染,笔法苍老,墨汁淋漓”,确非虚言。远处几位游人,笔法简率,动态十足,所谓“人物面目,点凿为之;衣褶柳梢,间有断缺”。夏圭抓住了西湖的特点,描绘了西湖曲折迂回、春意葱茏的自然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游春兴致,以及湖上繁荣的盛况,由此可以窥见南宋社会之一斑。

  
   此作无作者名款,传至清初为大收藏家梁清标所得,后入清官,乾隆皇帝在画上题诗两次,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等。另外,画面有“天锡”、“梁清标”、“绘林宝玩”、“蕉林收藏”及乾隆皇帝“乐寿堂鉴藏宝”、“八徵耄念之宝”等鉴藏印章。

  
   夏圭,南宋画家。字禹玉,钱塘(浙江杭州)人。宁宗朝的画院待诏。师承范宽、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或“带水斧劈皴”。曾极大地影响了明代山水画,也对日本的“狩野派”绘画产生过深远影响。传世作品《溪山清远图》卷,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遥岑烟霭图》,现藏故宫博物院。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戴进的《春山积翠图》

下一篇:任仁发的作品《神骏图》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