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程

浅析《石门铭》之钢笔临写技巧》

《石门铭》刻于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三十日,王远撰文并书之,此铭为正书,每行二十二字,共二十八行。铭文记录并且盛赞了在正始四年(公元507年)至永平二年著名工匠贾三德带领劳工扩建石门工程...

智永《真草干字文》真书临习指南

智永(生卒年不详)是陈隋间的憎人.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的书法继承家法,精熟过人。他住永兴寺时,在阁上临书三十年,求书者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踏穿,只好用铁皮包之,称为“铁门限”。曾写《真草干字文...

怎样临习《泰山金刚经》

康有为是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近人马宗霍称:“南海书结构在六朝中,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石刻》诸种参之。”应该说康有为的书法较多地受...

成人如何练习钢笔书法

练好钢笔字,对于小学生,以及一些字体尚未定型的广大青年来说,一般比成年人容易些。这是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的字体,一旦有正确的引导,选择合适的字体,正确的方法,再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在短期内便可收...

临习《十七帖》1

一、王羲之及其《十七帖》《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独特。因为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被确认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此后...

临习《十七帖》2

草书是王羲之擅长的书体之一。在王羲之之前,章草已经非常成熟。从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些出土资料来看,这个时期今草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然还没有完全与章草分离。王羲之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在...

临习《十七帖》3

二、《十七帖》的笔法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2.两点。这种点横...

临习《十七帖》4

7.短竖。《十七帖》中短竖的写法也多种多样。如“顺”字的三竖长短相差很小,但中间一竖的起笔呈方形,与左右两竖形成差异。短竖的起笔多变,有时还有曲头的,如“土”字。8。垂露竖。这种竖画也...

临习《十七帖》5

12.直撇。直撇在王羲之的草书中经常出现,形态大体一致,但其中也有些差异。有的撇以刚劲称胜,如“省”字;有的挺拔,如“既”字;有的柔中带刚,如“及”字。13.短捺。其形状如长点,起笔、收笔都要出锋...

临习《十七帖》6

19.圆转。使转是草书中最常见的笔法,分圆转与方折两种。“眉”字中的第一笔拐弯处属圆转,书写时要拢住笔锋,转时行笔要放慢速度。“安”字中的平宝盖也是圆转用笔,只不过转时角度较大。20.方折...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9

(4)上下对齐,左右对称。在上(中)下结构中,无论是有中线还是没有中线,其上下都要想像―个中线来作为基准,使上下之间基本对齐。而左右之间则以中线为基本对称。在左(中)右结构中,也应形成左右之间笔...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8

(2)宽窄合宜,高低有序。左(中)右结构的字,如左下图中“动”字左高右低;“沐”字左{防高;“辫”字中间低,左右稍高;“卫”字则右低,左中较高;“激”字中间高,左右低。上(中)下结构的字,如图中“奄”...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7

四、《神策军碑》的结构规律汉字的结构可分为独体和合体两大类,而合体字又可分为左(中)右、上(中)下和包围式三种。在《神策军碑》中,它们都被处理得恰到好处,充分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6

4.撇。在《神策军碑》中,撇的变化也极为丰富,有曲有直,有平有斜,有长有短,有方有圆,有出锋有回锋。如下图中“有”字为曲头撇,“孝”字为直撇,“属”字为兰叶撇,“天”字为竖撇,“风”字为回锋撇,“吏”字...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5

3.竖。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起笔的变化。如果其上部没有其他笔画,则起笔较重,为柳体特有的方头,如下图中“申”、“事”、“报”三字,且竖的长短不等;如果其上部或右部配合其他笔画,则起...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4

2.横。《神策军碑》中的横,也可谓一大观也。其在长短、粗细、方圆和俯仰上均各具其态,而在通篇之中则又表现得和谐统一。(1)短横。短横―般上扬,稍粗,有方起方收者,也有方起圆收者,有的左重右轻...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3

三、《神策军碑》的点画特点柳公权在对前人的吸收中,主要得力于欧阳询和颜真卿,在用笔、结构上吸收二家之长,尤以骨力取胜。《神策军碑》用笔方圆兼备、内犀外拓并重,且富于变化。下面我...

怎样临习《神策军碑》2

二、关于柳公权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笔墨、笔性,皆以性为本。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明末清初的傅山也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霜红龛集》)...

怎样临《神策军碑》1

一、《神策军碑》概说《神策军碑》(右图为拓片局部)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是年,柳公权66岁。“左神策...

《张迁碑》临习指导

一、《张迁碑》历史情况介绍《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群表颂》,也称《张迁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碑原在山东东平县,现在山东泰安岱庙。隶书,高270cm、宽115cm...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