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时代的笔法传承
《兰亭》真迹史书记载已随唐太宗陪葬昭陵,世上流传多为唐摹本或临本。一般认为冯承素摹本为最精、最为接近原作。笔者曾于上海博物馆得见原作,确实点画的纤微之处,用笔的浓淡枯湿,一一毕现。勾摹之精到,令人叹为观止。由于真迹失传,《兰亭》真伪的辨论就一直未能停息。争论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一、东晋时代不可能有如此用笔成熟的行书。二、在内容上认为《临河序》是真本,后一段为伪造,不符合当时士人的心态。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第一点,因为这与我们对学习此帖所应持有的态度极为重要。首先要提及的是东晋是一个以门阀士族为代表的时代。王羲之出生于东晋第一高门,这就意味着他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士族家庭教育,其内容虽已不得而知,但极为重要。其中有一项应是道术,即天师道,这是王氏世代信奉的宗教,此点对王氏艺术气质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其服食早逝的重要原因。如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云:“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术,如北魏之崔、卢,东晋之王、郗,是其最著之例。旧史所载奉道世家与善书世家二者之符会,虽或为偶值之事,然艺术之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而宗教之传播,亦多倚艺术为资用。”
关于王羲之时代的技法传承,明解缙《春雨杂述》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大致为:蔡邕《笔经》→蔡文姬→韦诞→钟繇(掘韦诞墓得之)→学生宋翼(掘钟繇墓得之并写续集)→王旷→交由卫夫人以授羲之(所谓“枕中秘”)。这个笔法传承的系统看似过于离奇,而难于使人信服,主要是因为王羲之之前的名家作品大都失传,留下的多为摹刻本,对于笔法研究作用不大。从这个传承中,首先提示我们的是:中国古代的学术传承是家族式的,有严密的自我封闭的性质,是不对外相传的,既使当场表现书艺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钟繇见韦诞笔法也纯属偶然,所以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是当时的高门士族。这个群体是非常小的,而且异常脆弱,一不小心书法就会随着士族的消亡而失传。所以,能与王羲之谈论书法的没有几个人,最多是与儿子献之讨论一下,对外则主要是以书札表现。于是后人就尽可能地找同时代的书法遗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由于不了解书法在当时实际运用中层次的极大差异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所以,王氏这个笔法系统是封闭在士族范围之内的,与同时代的民间书法没有什么关系。清梁章钜曾云:“《阁帖》所载晋人尺 ,非释文不识,苟非世族相习成风,当时启事,彼此何以能识?东晋民间墓砖,出陶匠之手,而字迹尚与篆隶相通,与《兰亭》迥殊,则非特风流者所能变也。” 这种士族之间的交流,专为笔势的美观与流畅,以至改变原有的点画形态,以形成约定熟成的写法,可见其高度的唯美与自信。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这种高门士族的独创精神将中国的书画艺术一开始就定格在人性的最高点上。这同时也决定了书画传承在这个层面的高难度,几乎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下面让我们看看羲之之后的传承吧!王羲之→王献之→羊欣→王僧虔→萧子云→智永→虞世南 →欧阳询→陆柬之褚遂良→薛稷→李邕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