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当代书法形式嬗变研究

  展览会的引入和兴起为当代书法寻绎到一方全新而充满活力的亮丽舞台。传统文人士大夫于书斋、案头雅玩的书法与风清骨俊的魏晋风度渐行渐远,而与传媒、展览、评选、拍卖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个与展览、比赛结伴而生的新名词“形式至上”产生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成为当代书坛探索、研究的一个新命题。一、传统书法的形式发展。书法从起源至今,其发展、衍进的过程应当是两条线齐头并进的:一条是艺术内涵的延伸,包括书体、用笔、字法等;另一条是艺术表现辅助手段的发展,包括笔、墨、载体材料、章法、形式等。具体到形式发展,我们先来参照一下陈振濂先生所列的《历史定位表》(见附表)。

  从附表中可以大致理清传统书法表现形式的发展脉络,即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是随着书法的实用功能、艺术功能、社会功能的强化和渐进而不断丰富完善的。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出现。但实际地看,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事类文字书写时注重的就是因地制宜(随骨片形状安排),并没有太多形式启蒙的意义。秦汉时期,蒙恬造笔,蔡伦造纸,加之简册、尺牍的广泛使用,书写形式这一概念日渐清晰。今天,从大量史料及石刻等可以认为秦汉时期为书法形式发展转换的枢纽。下面简要追溯一下书法几种主要表现形式的形成历史。

  尺牍(手札) 木牍是秦汉时书写工具,后成为书信的通称。古时信息闭塞,鱼雁传书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其间,由于文人士大夫的风雅趣旨,使手札书写、款式等日趋精美而富情趣,遣词造句、称谓、落款、留白、钤印等皆颇具心思。此雅尚绵延数千年,一纸片页的前人手札历为世人所宝。

横卷 源于秦汉时木简、缣帛书籍卷轴形式。东汉纸发明后,先是出现卷轴式书籍,后应用于书画。现存较早的卷轴式作品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摹本)亦可属此形式。

  扇面 传虞舜时即出现实用的扇,三国时出现书画扇。宋代,由于帝王的推崇,书画扇得到很大发展,现存最早的书法扇面即为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团扇。宋以后,玲珑精致的扇面成为书法的日常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对联 由秦代“桃符”演化而来。南北朝时,骈文、律诗中的对偶诗句开始作为“桃符”内容。宋元时期,寿联、挽联产生,宫廷、寺庙出现了镌刻于木柱的对联,但书法对联尚未出现。明代,春联盛行。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朱元璋由此被称为“春联天子”。春联之俗形成后,对联很快成为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容上也得到较大发展。

  立轴 起源与周时出现的屏风和汉魏碑刻有关。隋时,出现了一种竖幅裱件画幛,可视为立轴的初始形式。唐代中晚期,立轴成为书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明代,由于生宣、羊毫的出现,立轴形式得到较大发展。现存最早的书法立轴为南宋吴琚的《行书蔡襄七言绝句》。

  册页 唐代后期,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装帧由卷轴式向册页形式过渡。书画册页出现稍晚,据考始于北宋时期,至元渐成风气。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大致弄清了传统书法形式的形成历史。但如果再具体到这些形式形成的细枝末节,其间还有几个与之相关的命题需要考证。1、装裱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论装背裸轴》一章中写道:“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范晔是南朝宋史学家,生活在1500多年前。若据此再推至“晋代以前”,装裱工艺的起源可能比造纸术略迟,约1700多年前。

  “宋时,范晔始能装背”,说明南北朝时“装背”工艺已有所发展,应该形成了卷轴的装裱工艺。唐代后期,书籍装帧向册页式发展,工艺上亦与书画装裱逐渐分化。到了宋代,宋徽宗亲自掌管翰林国画院,并设立装裱书画作坊,制定装裱形式(如“宣和装”),极大地推动了装裱工艺的发展。 宋代以后,书画装裱成为社会上的一个专门行业,其工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就现存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分析,绘画落款可能出现在东晋,至迟见于隋唐,宋后渐为人们所用。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绘画落款为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摹本)上所署的“顾恺之画”。唐宋间,绘画作品的落款多在石隙间以小字落名(称“藏款”)。自元后,绘画落款逐渐盛行。

  书法落款的出现总体上应晚于绘画。行书三大名帖《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诗帖》分别出自东晋、唐和北宋,三帖上均无作者名款。时代最晚的《寒食诗帖》上有另行书写的小字“右黄州寒食二首”,可视为落款发展起始阶段的产物。但客观地看,这类文字应属作者当时无意识地跋尾。同时,我们留意许多同期作品大多无款。即便是少数作品有款识(如米芾的《蜀素帖》),可能也不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但这起码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当时的书法作品已基本有了交代内容、时间,有时甚至是书者的习惯。渐渐地,这种“习惯”被人们沿用,南宋时期赵佶、陆游等人的作品中已不时可以看到这种另行落的小字款。至元代,“习惯”已发展成一种定式,落款成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印章。据说古时人们封存或递送物件时为防别人拆动,就在绳结上封一块泥,盖个印记,此即为印章的前身。

  唐宋以前,印章一般由工人铸造,主要为了实用。唐宋时期,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印章开始用于书画创作。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述了晋到唐钤于书画上的印有54枚。据载,唐僧怀素时常在得意的书法作品上钤上汉代“军司马印”;唐褚遂良《摹兰亭帖》上用了“褚氏”小印;宋词人姜夔使用的“鹰扬周室,凤仪虞廷”,被今人认为是闲章的滥觞。

  印章与书画作品联姻后,其艺术性渐为人们重视。但明以前,由于印章材料的局限(多为铜、玉、金、铁、牙、角等硬质),篆刻艺术发展较慢。明以后,石料开始被人们发现和广泛应用,篆刻艺术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从书法的传统形式发展、演变看,至宋时,已基本形成立轴、横卷、册页等书法形式,只是审美要素尚不齐备。元代中后期,随着落款方式、篆刻艺术的发展成熟,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日臻完善,书、款、印、装裱成为一幅书法作品和谐的整体。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当代书法创变的理路――从形式构成角度的分析

下一篇:书法理论:王羲之・自论书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