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朵艺术的奇葩。它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清末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写道:“写字全仗笔力,笔力的有无,断定字的好坏。”他认为“写字”要顺势而下,一气呵成,不能填、不能改,愈填愈笨,愈改愈不好看。梁启超还提出了一个真力的问题,要有“真力”,才能耐人寻味。所谓“真力”,就是真功夫,即属于自己个性的魅力。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修的楷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艺术遗产。他的字,字体严整,用笔刚健,险劲刻厉,寓险绝于方正之中,成一家体。他的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欧书笔力强固,结构平实稳重,规矩森严。仔细观察,稳固平实中寓有险劲峻峭的变化,字形斜长,因笔势化繁为简随势安排,可以“险劲”二字概括欧书的特点。
东晋大书豪王羲之,从小爱写字,走路时常用手指比划练字,日子一久,把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龙飞凤舞”达到极高的水平。他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有一次,王羲之在一个集市上看到一老婆婆拎了一篮六角形的竹扇叫卖,因扇简陋,无装饰,一扇都卖不出去,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此情形非常同情,便帮助老婆婆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事后,老婆婆将写过字的竹扇上街叫卖,大家一看是王羲之的书法,一下子便把一竹箩扇子抢购一空。
书法艺术的美,看重强调书法艺术的“力”,是评论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在书写过程中,在点线组合中,采取抽象的概括、提取等手法,并且不断地修改完善点线的组合。
书法创作还强调,“苦而书也,修短合度,轻协调,阴阳得力,刚柔相济”的思想。刚与柔,代表艺术最基本的两大风格,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美。作为书法形式最基本的线条,本身就要求是刚柔结合的统一体,很难分开。只不过有的刚的一面表现突出一些,有的柔的一面表现突出一些,或外柔内刚,或外刚内柔。刚中无柔则脆,柔中无刚则弱。只有刚与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线条,进而结成更具魅力的形体,给人带来既振奋又愉悦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