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运动的源起与发展

  硬笔书法运动的源起

  中国经过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破坏,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是文艺复兴的开始,中国硬笔书法运动就是源起于这个百业待兴的年代。人们怀着学文化学知识的极度渴望的精神追求,那时期能写一手好字是有文化、有素养,能够改变命运和工作的筹码,甚至某些文盲青年也常在上衣口袋上别上一支钢笔以示有文化有知识。当时的文化很单调,年轻人文化基础差,写一手好字最容易体现文化的象征,钢笔字门槛又低,谁都可以玩上几手,于是学习钢笔字成了最热门的群众活动和文化学科。
  
  书法作为中国国粹文化,继承和发扬成了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1978年,上海黄若舟先生出版的《汉字快写法》(后来改名为《怎样快写钢笔字》一而再地再版,发行量高达1300万册,由此可见钢笔字文化的无限生机。谈硬笔书法运动的源起萌芽初期,不得不谈庞中华先生。对硬笔书法坚定执着追求的庞中华先生就是在这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极力倡导硬笔书法,四处奔波,为之呐喊。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当时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先生撰写序言的庞中华第一本钢笔字贴《谈谈学写钢笔字》顺利出版。“硬笔书法沙漠”底下蕴藏着千百万颗的种子,经庞氏等人的开垦,有如雨后春笋,表露出不可阻挡的大好形势,其字贴发行量飚升几千万册。这使其名字刻进了千百万的钢笔字爱好者心坎,也促使千千万万的求知上进年轻人迷上了钢笔字研习。随后的1983年10月,庞氏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主讲长达四年的“钢笔书法讲座”。借助现代媒介的东风,庞氏已是神州大地家喻户晓的人物。1985年,庞氏辞去公职,全身心投入于硬笔书法事业,先是举办培训班,成立“中华钢笔书法中心”,后又成立“中华书法学院”,为宣传、推动硬笔书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经庞氏带头倡导和鼓吹,当然更不能忘记其他随后涌现出的那些书法家、书法活动家与庞氏“并肩作战”,特别是以(杭州)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为核心的那批书法家更是后来居上。
  
  1982年5月,《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钢笔字大赛,隔年,《浙江青年》又乘势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年钢笔书法大赛,每届收稿量都是几十万件以上。二届的全国青年钢笔书法大赛于全国产生了积极的连锁反应,此后每次全国各地的硬笔书法赛展更趋火爆,有几次硬笔活动参加人数竟然超出一百万。参加人数多,赛展举办的次数也多,最为突出是1988年大大小小的全国性硬笔书法赛展活动就达60多次。1985年,共青团浙江省委主办的《中国钢笔书法》公开创刊,并举办了一系列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推出了一批硬笔书法经典式硬笔书法人才,诸如浙江王正良、任平,上海顾仲安,湖北张秀、李洪川,贵州刘惠浦,福建仇寅,部队何昌贵,安徽曹宝麟等时代俊彦。同时全国很多毛笔书法界人士也投入这股硬笔书法运动中,多数精英的参与更直接刺激硬笔书法高潮的到来,诸如上海沈鸿根,北京卢中南,广东梁锦英、梁鼎光,江苏汪寅生,新疆赵彦良,浙江骆恒光、谢非墨,湖北樊中岳,湖南何满宗等。湖北李洪川三兄弟的“三川硬笔书院”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全国其他各形式的函授、刊授也为提高人们的书写水平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硬笔书法各种各样的活动铺天盖地渲染着全国各地,《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的发行量曾高达四十万册,由此可见一斑,硬笔书法处于奇迹般狂热状态。
  
  如此浩荡声势的文艺活动,惟有硬笔书法,也惟有以运动一词来形容才贴切也。如果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硬笔书法的狂热源起发展时期,那么九十年代后就是理性地往纵深发展时期。纸介、网络传媒和协会组织为硬笔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纸介传媒

  传统纸介传媒一直对硬笔书法的发展起到主导的作用,是最高话语权者之一。如果没有报刊发掘推介精英、没有报刊举办的赛展活动,哪能巩固人才的深化研习和全国大面积调动激发参与热情?业界的传媒发达与否直接地体现出生命力迹象,硬笔书法人以强势姿态参与报刊传媒的创办与竞争,涌现出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地处北大荒由崔学路先生主编的《青少年书法报》从1985年创刊到1993年间,多次举办全国青少年神龙书法篆刻大奖赛及品段级评定活动、创办东方高等书法艺术学校等。崔学路先生是一个每期不惜以报纸二分之一以上强势版面长期宣传推介硬笔书法的人、一个积极推动硬笔书法函授教育者、一个早期硬笔书法运动活动家。硬笔书法成了期间的书法活动的主体,毛笔书法退居二线。艺术大家刘海粟赞其为“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沈鹏先生喻其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1996湖北咸宁邹慕白扛起民间报纸大旗《钢笔书法报》,把理性的硬笔学子唤起新希冀与激情,每年一届的“文华杯”硬笔书法段位大赛推出了不少的新秀精英,一直为硬笔书法界乐道,已举办九届;重庆何伟主编的《硬笔书法艺术报》也推出了大量的精品与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湖南永州张玉波《绿天硬笔书艺》精品化了硬笔书法二年,以一届近乎完美的筹划“绿天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雄立硬坛,惜英雄气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出刊二年就夭折;山东彪汉陈文轩把《书法生活报》办成了硬笔人的学习生活天堂,并成功举办了一届“书谱奖”全国硬笔书法理论奖,为硬笔书法理论推波助澜作了不小的贡献; 2006年的《书法报》更是分化出一家子刊《书法报硬笔书法》抢滩硬笔资源,全彩印刷,基础普及教育与艺术探索并行。创刊伊始也成功筹办了《书法报硬笔书法》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作品收稿量达一万人次以上,激发调动了大量的硬笔书法作者的创作激情;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硬笔书法杂志《中国钢笔书法》一直都能以霸主的地位指导着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已出版163期,秉承传统赛事,新世纪里举办了第六、七、八、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被誉为中国硬笔书法界的“国赛”,并引导着硬笔书法创作的主流方向:六届中钢赛是传统的回归,七届中钢赛是现代艺术化的前兆,湖南胡伟一幅现代探索作品勇夺特等奖,八届中钢赛参赛作品的电脑科技装帧曾使评委着迷了一阵子,九届中钢赛把硬笔书法工艺化、艺术化的综合表现推到极致。最值得称道的是,《中国钢笔书法》举办了四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几乎全国的硬笔理论尖锋人士都是被这个研讨会中推出来,诸如福建朱以撤、北京高惠敏、河北齐玉新、贵州汪守先等。

  网络传媒

  网络是新时代的新生媒体,媒体以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特征。复制信息是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再优秀的作品,如果得不到复制传播,其影响度也是相当的局限。传统报刊媒体传播的选择因为周期性和版面的固定性的局限,仅能为极少数个别精英阶层服务。网络传媒根本没有这种无谓周期、版面容量的约束力,海量的网络传媒空间可以满足不同人各层次的任何需求,可以说是会写字又懂得上网的人的俱乐部,只要你喜欢和需要,都可以利用网络传媒来复制传播信息。迫于客观现实,现在的硬笔书法实地活动交流很少,短小精巧的硬笔书法作品更适合于网络传媒的展示与交流。网络传媒以全民都能拥有话语权的无权限、无阶级的胸怀直面世人,极速的时效性更能让大家即时享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硬笔书法网络传媒必将与传统报刊传媒平分秋色发展成为硬笔书法最高话语权者,为硬笔书法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网络时代被网络化的硬笔围城外人士辽宁东港史洪清慧眼识宝,二十世纪末造起了“硬笔书法天地网”,为硬笔书法开了网络传媒先河;校园学子孙大权“校园书法网”也风流,2000到2002年间的“校园书画网”的聊天室曾把全国的硬笔书法网虫会聚一堂,随时随地进行着全世界“联席会议”,其乐融融,是网络QQ交流早期的最佳模板;你看江苏南通陈愁予2003年才从向森手里接手“中国硬笔书法在线”,就可以使硬笔网络人时时刻刻“在线”,现在日点击量高达60000人次以上,以新闻时效性、基础辅导性、专业艺术性的综合性硬笔网络,为硬笔书法最权威的网络;安徽含山周继中也不甘人后,带领硬笔精英登录“中国硬笔论坛”……

  协会组织

  从1985年到1993年间,全国成立的大大小小的硬笔书法组织不在十个以下,各自为硬笔书法运动的发展呐喊与鼓动,都做出了相当积极的作用。1993年中国社团法规颁布,抢先登记合法化的以庞中华为主的北京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以高姿态一统硬笔江山,瓦解了上海中华书法协会、重庆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等近十个全国硬笔协会团体,硬笔人几乎一齐放眼望北祈望新的发展生机。遗憾的是,这次全国大合并并没有促使硬笔书法走向繁荣,招安硬笔江湖的各个小山头后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内部连年不断爆出“问题”高层人员: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协会同时存在二个会长:法人代表会长和会长,畸形的组织编制。不久,法人代表会长“下岗”了;跟后协会秘书长某某又因事外逃更不在话下了;后来各个小山头的领袖全部销声匿迹了……团队内部合作气氛、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决定团体的作为与否。协会成立十三年以来,并没能积极担纲起统领全国硬笔书法界的重任,而且协会所经办和参与的各类硬笔活动并没有使硬笔书法参与者得到真正实惠与提高。如果说硬笔书法运动的退潮与中国社会环境的急速转型有着相当的关联,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硬笔书法活动家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赛展活动严重打击了参与者的热情。本是巩固热潮的赛展活动变成了套钱手段。日久,让人激情澎湃的赛展活动,硬笔人逐渐敬而远之,并感染上了“比赛恐惧症”。身为唯一合法化国家级硬笔书法社团、居庙堂之高挂靠文化部的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某种程度上的不作为行为是加速中国硬笔书法运动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唯一不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收编的,以《中国钢笔书法》为依托的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踏踏实实地积极参与组织和筹划硬笔书法界最为权威的一贯制免费参加的赛事历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出版大量的优秀字帖启迪后学,并主动开拓硬笔书法国际交流空间,与日本硬笔友人缔结了“中日钢笔书法友好交流协议书”,为两国间进行硬笔书法事业的广泛交流创造良好的气氛,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硬笔书法走向了世界……
  
  硬笔书法群雄四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片生机盎然。硬笔书法创作(钢笔字)基础教育培训和艺术探索随着研究广度与深度发展的深入,近几年发展方向的二极分化也日趋泾渭分明。基础教育培训强调钢笔字的实用抄写,沿袭着传统的实用功能;一部分精英活跃分子把钢笔字提升艺术含量,强调表现为艺术化探索的硬笔书法。

  钢笔写字实用化

  本来作为现代人能够接受到现代文明的教育应该感到幸运的事,但事物的利弊往往都是同时存在。昌明的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极度的方便,也给讲究亲情的国人产生了不少的生疏和距离感。生活中有不少的经典故事:不少的父母亲强烈拒收儿女们电脑打印家书,国人手写汉字家书那是多少亲切的事儿;在农村,稍有些文化的人春节贴红春联也拒绝印刷对联上墙,反对僵化没感情的印刷体字;蒙童入学考试、上岗工作考试也常因为书写的了草失分、失岗而倍受批评;大量医生的病历、处方书写鬼画符般疯草,令家属、病人望“天书”兴叹……汉字实用书写在中国基础写字教育的培训十分的迫切和重要,并且这是海量的面,中国十几亿人口,至少也有十亿人接触到硬笔写字。是的,硬笔书法基础教学必须强调工整易认、秀丽流畅的实用效果。硬笔书坛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十多年来,俊秀劲挺的硬笔欧楷风格作为基础楷书教育,被从事基础写字教育者群体自觉地广泛推广,遂至“欧风劲吹”不休。形成“欧风劲吹”正好反映了钢笔写字的积极一面,中国书协副主席朱关田先生曾把钢笔字比喻为“桥”,欧楷风格钢笔字是“桥中桥”。“欧风劲吹”为硬笔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份十分实效的资讯:学习钢笔写字从欧楷入门,此乃正道。流传千古的欧体楷书,一直以来都被硬笔人群体地表现成为实用钢笔字,其核心精神就是实用至上。古有黄自元把欧楷演变成“官阁体”的“黄自元体”,今又被硬笔人“去繁就简”成功地再度把艺术变技术。欧楷风格钢笔字将会成为硬笔书法实用书写的千古追求。

  硬笔书法艺术化

  “个性炫酷时代,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讲究个性,没了个性也就没了性格丢了灵魂,给别人产生不了任何印象,心里肯定憋得慌,三餐都有没味,所有的一切无非是为了炫酷而已,你炫酷他炫酷,我的现代艺术探索更酷。”(拙作现代《炫酷》创作手记)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化探索就是要张扬个性!你可漠然以对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国人头顶那几根黑头发的红、黄、蓝、绿的变化,但不能放任创作理念长年累月的波澜不惊,否则,创作思维“打火机也点不着火”,硬笔书法艺术化探索演绎真我风采!钢笔写字代替了毛笔的实用功能,毛笔书法走向了纯艺术化;网络化的开明时代,电脑网络化办公代替了硬笔书法大部分的实用功能,钢笔写字最值得炫耀的阵地严重失守。由于硬笔书法一直都被某些硬笔书法高层人物有意无意地强行推动着下里巴人式的实用写字化,硬笔书法被拒之艺术门外也不足为奇也,勉其难只能充当亚艺术品种,人们习惯说法很准确:钢笔字。硬坛“欧风劲吹”二十多年就是把硬笔实用写字推至顶峰极致的一种表现。2005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王镛教授摒弃流行书法风这顶脏帽子,又摇旗推行艺术书法,引发全国的争论,其中有一点特别值得硬笔书法推崇,把艺术书法与干部书法、实用书法等区分开。中国硬笔书坛也有一股艺术化探索的活跃分子,以阳春白雪艺术化为终极创作目标,把常人眼里的实用硬笔书法(钢笔写字)定位为艺术化硬笔书法,根植传统,张扬个性,创作手法几乎不择手段,逆钢笔实用抄写而艺术探索行,或吸收西方抽象艺术,或放眼日本少字书法(现代书法),或直接参考“艺术书法”,意在提高硬笔书法艺术探索的品位,使之艺术化、专业化、探索化。硬笔书法艺术化探索,创作理念是灵魂精髓,工具改革是关键,相辅相成。有不少的先锋人士在这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诸如浙江吴一桥、北京陈航、安徽周继中、湖南潘锋、福建颜晓军、湖北陆舍无、河南冯岽智、广东曾如影等等。参与的人多了,也就形成了风气,艺术探索的创作已经成为硬笔创作的一股主流。
  
  硬笔书法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从源起的发展初期“群众运动”的狂热逐渐过渡为理性的退潮期,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今日的局势,发展过程成败过失许多问题都值得硬笔人深思、反省与研究。思则变,变则通,加强硬笔书法高层人物的真诚团结合作以壮大和促进报刊、网络传媒与协会组织的宏观调控功能。并提倡做一个既会创作“动作”又经常思考的硬笔人。共同努力,相信也会再次缔造出新一轮的“群众运动”神话。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为什么汉字只有这几种字体

下一篇:最值得投资的古代书法20家 发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