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战国纵横家》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马王堆三号汉墓主卒于西汉开国后18年,抄写时避汉高祖刘邦讳,因此可以判定《战国纵横家》为西汉初期之物。《战国纵横家》质地为生丝细绢,全长192厘米,高24厘米,共325行,每行40字左右,首尾基本完整。在墓中卷放在漆奁盒内,由于经水浸泡,有墨迹互印之痕。在书法技法及审美上,帛书行笔效果完全不同于写在竹质、木质或纸质上,别有一种凝练的笔趣,行笔内涵更丰富。《战国纵横家》文字为古隶,为研究秦汉之际的书法演变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两位书家的书法风格略有不同,一位雄毅刚劲,字体狭长,用笔方圆并重,粗细不拘,顿挫有力,结体有篆意,但笔道融入隶书笔意,其波、挑随处可见,转折棱角分明,刚柔相济,一派雄健气象。作品后半部风格明显不同,书风温婉闲淡,字体狭长,可看出后一位书家力求与前一位书家的风格保持协调,但其用笔圆润,少见那种“郁拔纵横”的气势,从而显得阳刚气不足,多了一些柔秀之态。此作在马王堆帛书中最具雄浑之气,是最具帛书研究价值的代表作之一。
《战国纵横家》与其同时代的汉碑、汉简相比,特别与《马王堆汉简》、《居延汉简》等相比,可明显看出《战国纵横家》出自文化人、士大夫之手。
临写要求:
一、章法布白仍然保留着西周大篆《毛公鼎》、《散氏盘》的优美特征。
二、结体虽然偏长形,但已逐渐解散大篆紧密的结体,更显松动随意。
三、横画已有蚕头雁尾的雏形出现,右捺之画用笔铺毫形成隶书明显特征。
帛书《战国纵横家》(局部)
毛峰临《战国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