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前后赤壁赋》临习方法

  2.斜捺

  较之平捺的写法,斜捺在写法上丰富了许多,有一波三折者,如附图中“长”字;有轻入空收、含蓄蕴藉者,如“木”字;有逆笔涩进、隶意盎然者,如“从”字;有收锋抵腕,锋芒毕露者,如“谷”字;有回锋映带,笔断意连者,如“余”字。

  在行书中,捺法也是富于变化的点画之一。除了上面分析的笔法上的不同处理方法外,它还有角度、轻重、方圆、收放等方面的变化。我们在临写时可先分类练习,待笔法熟练后,再结合具体字例找出它的变化规律,以使融会贯通。

  值得强调的是捺脚,出锋时一定要有腕部的外翻动作,这样写出来才显得丰满挺匀。

  (七)折

  在楷书中,折画可视为横与竖搭接而成,但行书运笔速度较快,因此书写中对动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1.横折

  横折在下转时有方、圆的变化。

  书法有法丨赵孟�《前后赤壁赋》临习全攻略

  方折要求转笔时顿锋直下,取坚挺利之气,如附图中“见”字。

  赵孟《前后赤壁赋》中方转较少,圆折最为常见,此亦显示出赵孟对腕法、指法的熟稔程度。如附图中“焉”、“驾”、“高”、“鱼”四字的转折不露痕迹,颇见功力。

  我们在临写时可能会出现转处不易表现圆劲这气的问题,这便要求在腕与指的协调上要强化练习。

  2.竖折

  《前后赤壁赋》中竖折出现较少,在行笔时只要处理好腕由竖的外转变为横的内转即可,如附图中“山”、“幽”二字。

  《前后赤壁赋》的结字特点

  在这里,又要提及赵孟“盖 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名言。对于笔法,古人是有一套相对谨严的规则,今人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对此此亦作了专门论述。但结字都不同,它随着 时代的发展不断演绎着新的点线分割。“因时相传”的含义也许便是指字法会因时代、风俗及个人情趣、爱好、审美观等的不同而有不同。作为艺术家的杰出代表,赵孟于书法的字法当然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曾说“书以用笔为上,结体亦须用功。”下一讲我们将着重分析一下《前后赤壁赋》的结字特点。

  1.横向取势

  赵孟得“二王”衣钵,但字法上却不似羲之的清挺,而是有着独树一帜的风采。

  书法有法丨赵孟�《前后赤壁赋》临习全攻略

  纵观此卷,其书多横向取势,以宽绰的体格令字势疏朗安逸。书家对横势的拓展手法极为高妙,如附图中“时”、“曹”二字突出长横,“放”、“翅”二字放纵捺画,“能”、“俯”二字收缩竖笔,“雄”、“冯”二字中部留白等。

  当然这种横向取势只是其字法的主旋律,其间亦不乏方形或长形结构的穿插。“谨于结构”(清人梁语)的赵孟不会忽视这一点。他采用较大的字距留白、活泼多变的字形、适时的纵向取势,偶尔的书参差等方式,使这种横向取势成为美妙的音符。

  笔者尤其注意到作品中个别的“之”字(见下图),书家有意写成纵势,其窄长的形、连绵的线很好地调节了作品的节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兰亭序》字帖高清单字版 1

下一篇:《兰亭序》字帖高清单字版 3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