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曾孟鸣碑》

    于右任(1879-1964),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 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他的侄外孙刘遵义教授 乃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他早年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于先生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 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书法家。他是南社早期的诗人。他的诗、词、曲均有很高的造诣,曾写下不少寄托国家民族兴衰之情的诗篇。尤其为世人所推崇 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于右任的书法,便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

    于 右任早年书从赵孟俯入,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自鸦片战争 以来,清廷腐败,国力渐衰,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他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 民族的觉醒。这从他写的一首诗中可以得到反映。“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否则,如果只是临习书法,是无须“夜夜泪湿枕”的。 他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正是这样,博撷约取,以个人审美原则取舍, 形成了自己的行楷书,得以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

    《曾孟鸣碑》立于1929年,邵力子撰文,于右任先生书丹。《曾孟鸣碑》为于氏楷书佳作,往昔多作为临摹范本。由于原碑拓已佚,该次影印出版,采用已故关中名拓工行知省在解放前的翻刻拓本。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2)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3)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4)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5)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6)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7)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8)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9)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0)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1)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2)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3)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4)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5)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6)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7)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8)


于右任书《曾孟鸣碑》(19)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草书笔法训练方法

下一篇:毛笔行书笔法标准教程 2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