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前后赤壁赋》09

1.横向取势
  
  赵孟得“二王”衣钵,但字法上却不似羲之的清挺,而是有着独树一帜的风采。
  
  纵观此卷,其书多横向取势,以宽绰的体格令字势疏朗安逸。书家对横势的拓展手法极为高妙,如附图中“时”、“曹”二字突出长横,“放”、“翅”二字放纵捺画,“能”、“俯”二字收缩竖笔,“雄”、“冯”二字中部留白等。
  
  当然这种横向取势只是其字法的主旋律,其间亦不乏方形或长形结构的穿插。“谨于结构”(清人梁▲语)的赵孟不会忽视这一点。他采用较大的字距留白、活泼多变的字形、适时的纵向取势,偶尔的草书参差等方式,使这种横向取势成为美妙的音符。
  
  笔者尤其注意到作品中个别的“之”字(见下图),书家有意写成纵势,其窄长的形、连绵的线很好地调节了作品的节奏。
  
  2.缜密和谐
  
  相较于王羲之《圣教序》的清爽挺拔,赵书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秀润婉转、遒劲超逸的美感。
  
  这份美感的获得应当是得益于赵字结体的缜密和谐。下面试拈出几例分析:
  
  附图中“郁”、“鹊”二字点画复杂,但其密处不显闭塞,疏处挺匀自如,下笔的轻重、位置、收放动作十分精确。
  
  附图中“缪”字本在分量上左轻右重,但书家在书写时令左按右提,视觉上一下子取得了平衡。
  
  附图中“今”字中部两横及下竖的位置恰到好处,所分割的空间匀称得如用尺量过。
  
  附图中“陵”字书写时有意将左部收缩,两边紧凑、中部疏朗,使该字顿生意趣。同样的字法还有“孟”字,只不过它是以上下的密映衬中部的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书法临摹《前后赤壁赋》(完)

下一篇:书法临摹《前后赤壁赋》10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