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泰山铭》亦称《泰山唐摩崖》、《东岳封禅碑》,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额题“纪泰山铭”竖列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亦隶书(见图一)。
《纪泰山铭》形制雄伟,文辞雅驯,书法遒劲婉润,端庄浑厚,为汉以来帝王摩崖之最,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历代书家多有称颂。唐窦泉《述书赋》赞玄宗的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凤,笔为海而吞鲸。”窦泉兄窦蒙称:“开元皇帝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美特。”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云:“玄宗书班班扰有祖父风。”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玄宗少能八分正书,锡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于勤,尚艺之至。”明王世贞云:“《纪泰山铭》,唐开元帝制及手书,相传燕许修其词,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隶法虽小变东京,最为郁劲,饶古意。”明孙 《书画跋跋》称:“此铭当是帝手书,不然则是择木特效帝作此肥笔耳。”清王澍《竹云题跋》称:“唐人隶书多尚方整,与汉法异。唯徐季海《嵩阳观碑》,明皇《纪泰山铭》为得汉人遗意。《孝经注》肉重骨柔,弗及也。”综观此摩崖
体势,知以上所赞不虚。其书体偏肥,当是中唐崇尚肥美的见证。
此铭文形制巨大,刻在岱顶大观峰石壁上,崖高风大,捶拓不易,得完整拓本极难。下半部,由于捶拓无度,残剥十分严重,明人叶彬补书百八字。乾隆初,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本重摹补之,字形差小,神气远不及原刻,但90%的铭文保存完好,依然不失原来的风采。此铭文在《旧唐书・礼仪志》有著录,但有多处与摩崖不同,当以摩崖为准。
此铭文在刻制时,字面未加打磨,顺其自然,且通石皆刻有棋格,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故凡没有石花和棋格痕迹的拓本,皆非原石拓本。
纪泰山铭》拓本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