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知识《麓山寺碑》之一

一、李邕与《麓山寺碑》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著名《文选》学家李善主子。初为左拾遗,后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为人秉性刚直,极富政声。为文长于碑颂,而复多自书,杜甫谓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为奸相李林甫害死。传世书作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卢正道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多种。
  李邕与唐代大多数书家一样,其学习书法也是从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宋代《宣和书谱》云:“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邕是以行书入碑的积极拥护者,他所“摆脱”的“旧习”,正是王体行书不适应碑版的那些局限。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纵观此碑,笔力雄健,字势俊丽。此碑历来评价很高,宋黄庭坚评其书云:“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庚子销夏记》云:“《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此碑之所以为艺林所重,乃因其笔力苍健浑厚,方折劲挺,有骨力洞达、气势开拓、化柔为刚之美。此碑看似驾轻就熟,天真烂漫,实乃神妙变幻,难测端倪,在流畅中寓缜密,和谐中得自然。该碑用笔取自然之法,流畅自如,瘦劲遒丽,一改二王的圆润蕴藉,既刚劲又妍美,风神外露,气势夺人;结字取势颀长,奇宕欹侧,左低右高,似斜反正,斜而不倒,恰到妙处。《麓山寺碑》表现出一种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审美情趣,不计工拙,不经意而出新,毫不掩饰其真情实感。杜甫曾有诗赞李邕书法曰:“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信不虚言!总之,李邕的字汇合了魏碑体正楷与
  王羲之体行书的长处,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行书入碑”的课题。同时该碑是“体兼行、楷”的代表作,因此选用它作为学习行书的入门初阶是再好不过的了。
  
  ------作者姓名:马于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书法临摹《麓山寺碑》之一

下一篇:书法临摹《勤礼碑》之一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