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中如“数”、“里”等字,都是紧凑中正的造型。中正只是相对概念,假如完全平正,则必然显得呆板。“语”、“临”这些左右结构的字,整体特征都显得比较均衡。“语”字左边的字符写得很重,与右边的字符势均力敌;“I临”字左边拉宽,右边窄。一些上下结构的字横向线条不乏有倾斜之势,但要通过竖画来取得中正的效果,如“盛”字;或是通过局部的搭配取得均衡,如“势”字。
3.偏正组合
《十七帖》中如“告”、“是”等字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即字的土部比较端正,下部则很灵活,每个字的整体效果看<赃重,却又不乏灵动之态,达到了正欹结合的境界。而“吾”、“画”、“远”等字则显得婀娜多姿、―波三折,这是依靠中间部位的挪动取得的艺术效果。如“吾”字中间部位偏向左边;“画”字正好相反;“远”字中间部位左右摆动,显得很生动。一些字则综合了上述方法,如“常”字上面稍正,下面则取斜势;“秦”字中间部位左右摆动;“度”字上面比较端正,下面左右开张。
4.左右相谐
如帖中“殊”字左右两部分都有向外展的姿态,通过连笔,将两者连在―起;“杨”字左小右大,互相关照;“理”字左边上宽下窄,右边则相反。而“龙”、“雄”等字则是左长右短或左重右轻,形成以大领小的布局,这是它们的统―性。但每个字的处理方法又不尽相同,显示了王羲之处理字形的高超技巧。“致”、“观”等字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位置的错落。“致”字右边的反文位置很低;“观”字将右边的部分放到右下方,几乎成了上下结构。
网站声明: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