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门铭》之钢笔临写技巧》

   《石门铭》刻于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三十日,王远撰文并书之,此铭为正书,每行二十二字,共二十八行。铭文记录并且盛赞了在正始四年(公元507年)至永平二年著名工匠贾三德带领劳工扩建石门工程的事迹。

   《石门铭》是北魏著名的摩崖刻石,属于碑版书法,因此其审美要求必然是浑厚、苍雄、豪放,这就决定了其点画圆浑厚重、古朴浑穆,结体左高右低,跌宕起伏,纵横舒展,端严而奇肆,与北魏用笔峭劲,结体方整的书风形成强烈反差。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其曰:“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石门铭》是正书中的神品,这里面包含着三层关系的创作,首先是书写者,其次是刻工的二度创作,最后是自然环境的三度创作(摩崖表面凹凸不平,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正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如此艰涩跌宕的线条,欹侧险绝的结体和夺人心魄的气势,真可谓是天人合一之作。

  用钢笔临写《石门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具的选择
  《石门铭》是摩崖刻石,重拙奇是其主要的特征,因此用特粗的美工钢笔相对比较容易表现这种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钢笔更接近于刻刀的特点,因此更适合表现碑版书法的某些艺术特征。书写纸张最好选用比较容易渗化墨水的,这有助于表现线条的艰涩和虚实感以及整体的金石味。

   二、字形结体
  《石门铭》因为是镌刻在摩崖上的,因此摩崖凹凸不平的表面特征决定了其字形的飞逸灵动,歪斜不正,跌宕欹侧,奇拙含蓄,结体左低右高。尽管已经从分书演变成了正书,但是这种正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书,这里面还带有许多隶意和篆意。所谓“飞逸之气”和“翩翩欲仙之势”都强调笔势的横向开张,因此在临写过程中横划要写的长一些,撇捺舒展,这样有助于表现体势开张的特点。《石门铭》中的文字好比一个个运动着的人,这在“久”“途”“之”等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临写中要特别强调这种字形的奔势,这种奔势可以用字形的左右倾侧来表现。

   三、点画线条
  《石门铭》文字点画强调捺笔,既粗又长。线条基本以圆笔为主,而且特别强调线条的中段,用毛笔书法中的术语来讲是“中锋用笔”,但是用钢笔临写的话基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钢笔比毛笔更接近刻刀。在临写过程中一定要有“以印入书”“积点成线”的观念,把手中的钢笔想象成刻刀的刀锋顶着石面向前运行,根据刻印中一点一点推进的道理,“行处皆留,留处皆行”,使整条线条由许多点积累而成,尤其是在书写长线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笔的提按起伏,跌宕舒展,中段不能一掠而过。

   《石门铭》由于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风化剥蚀,造成了线条的斑驳残沥,浑厚苍茫,含蓄蕴藉,具有很强的金石味。这种金石味并非刻石文字本来所有,属于自然的再度创作。摩崖镌刻时石面最容易爆裂的地方是起笔收笔和笔划的相交处,这种残损会使线条变得模糊圆浑,在临写过程中要逆入回收,线条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写的重而慢,让墨水略有渗化,甚至渗成块面,这样能造成点线面的对比,大大丰富了线条。

   四、章法
  临写《石门铭》不能忽视拓片上的斑驳残沥,不能从单个字局部入手,而是要从“群”“面”“块”的角度去观察字与字的关系,行与行的关系,要先观“气”,努力将总体印象落实在对章法的处理上。《石门铭》中的字比较注重横势,字与字之间尽管没有形式上的连绵牵丝,但是由于体势左右倾侧的作用,而产生出强烈的顾盼和呼应关系,分散的个体因此被结合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用体势来处理章法,由于各种造型元素被有机结合,因此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绘图感。

   厚重的点画,开阔的结体,左右倾侧的造型,三者有机统一,浑然无间,导致了《石门铭》重拙奇的特征。《石门铭》在碑版书法中属于曲高和寡之品,因此不是很适合初学者临写。在临写《石门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石鼓文》、《石门颂》一起临写,因为三者在书写节奏、线条、用笔等方面都十分接近,最后可以将三者融会贯通,取神弃形,尝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成人如何练习钢笔书法

下一篇:智永《真草干字文》真书临习指南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