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韭花帖》有感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此句用来形容杨凝式的《韭花帖》甚恰当。《宣和书谱》称杨凝式“笔迹独为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作为承唐启宋的一代书法巨匠,杨凝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书去古未远,匠心独运,造诣之深,品格之特,足以睥睨群雄。在笔法传承上,杨书大化欧、颜之法,删繁就简,破方为圆,随性而出,表现了书写的趣味;结字上,善于营造格局,时破时立,收放自如。黄山谷就曾盛赞“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韭花帖》书写全出天然,是杨凝式“日常化书写”的产物。清代王文治有诗赞曰:“韭花一帖重琳,千古华亭最赏音。想见昼眠人乍起,麦光铺案写秋阴。”读此帖,可以想像杨风子书写时的心境平和、畅达、惬意,乱世的无常、时事的风云、宦途的风波,暂且抛置一旁。其运笔不疾不徐,欲走还留,且行且止。在此作中,能清楚地看到退去“疯子”外衣的杨凝式,骨子里所显露出的文人本色。杨凝式身处的五代,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是短暂、动荡而灰暗的时期,其间能够产生这样的大师,令人庆幸与疑惑。庆幸的是,书法的香火没有断;疑惑的是,在乱世中,杨凝式何以维系书法余脉并卓然而出?历史上阴暗动荡的年代,造就了很多英才,如东汉的蔡邕、张芝,三国的钟繇,东晋的二王,晚明的徐渭、王铎,清初的傅山、八大等。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才写出《祭侄稿》;苏轼在被贬谪的凄风冷雨中写出《黄州寒食诗帖》。“文章憎命达”,书法也是这样?但杨风子不是颜真卿,他没有精忠的对象,连为国捐躯的“机会”都没有;他也不是苏轼,文采卓然的他,没有西园雅集的闲情,也没有可以比肩唱和的朋友。

   我临此帖,是去岁农历小雪的清晨。略掺八大笔意,强调淡泊稀松。笔法难及少师半分,惟求心境与杨风子契合。书罢,作诗一首以记之:“小雪晨窗写《韭花》,秋光明晦画锥沙。虚白风味今何在?千古书家枉自嗟。”


  

宁风子临《韭花帖》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怀素草书《自叙帖》

下一篇:《史晨碑》临习指导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