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北京中国画院成立,陈半丁被任命为副院长。陈半丁迎来了创作的又一次高峰,画兴更浓,笔豪更健,成为齐白石之后北京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半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抗美援朝义卖”。讴歌新中国农业丰收影响,如《力争上游》,用夸张的手法、浪漫的情调,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受到广泛的赞誉。
陈半丁《力争上游》镜心1958年作
陈半丁对同道朋友来求画者有求必应,尽力满足。据后人说,也有例外者,康生曾几次流露出对半丁作品的喜爱,意在索画,半丁不予理睬。他讨厌这类政客,由此得罪了康生,康生因此找出各种理由来批判、打击,还组织人轮番上阵围攻他。康生借陈半丁《独立见江船》、《玉泉山》上题吴师道的一道诗,认为指桑骂槐,借古讽今,恶狠狠地说“陈半丁要整”,“反动画家陈半丁用隐蔽的艺术方式反党,并忘想变天”。他亲自派人抄了陈半丁的家。晚年厄运的降临,半丁老人感到世事变幻无常和可笑。他取号“哂翁”并刻有“哂翁天成”,他笑看眼前人物的表演;他刻“不值一笑”,表达对时事的不屑与蔑视。“文革”中,九十三岁高龄的陈半丁被迫害致死。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其作品中常钤“江南布衣”、“老年清苦”、“利名都是一鸿毛”、“蓬莱山民”等印以表自况和清高超脱凡俗的心境。“wg”结束后,1979年胡跃邦对陈半丁的冤案作了三点批示:一、为陈半丁彻底平反,补开追悼会;二、全部退还红卫兵查抄的物品;三、为陈半丁举行遗作展。
艺术风格
艺术史上总有一些被遗忘的大师,陈半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创始人之一、京派绘画代表画家,陈半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与齐白石齐名,但由于各种原因半个世纪以来鲜有人关注。在《清风明月一哂翁——陈半丁(上)》中318简要介绍了陈半丁的生平,一下将继续分析陈氏的个人艺术风格。
陈半丁诗书画印兼擅,绘画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诸科,其中尤以花鸟、山水成就突出,陈半丁的花鸟画主法吴昌硕,继承了海派的画风,后又在京派画坛融会北派诸家,自成一格,雅俗共赏;山水画则更多保留了中国古代绘画的清雅不俗,主法石涛;书风宽舒平和,自成家法;篆刻苍浑朴茂。陈半丁是二十世纪不多见的诗书画印兼擅的大家。
当时的画坛“革新派”与“传统派”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看似热闹非常的画坛其实只有两种选择。“画家在选择画风时,并不是全然自由的……各类型绘画在渊源上的复杂性……画家风格的选择早已形成一套理论结构,不同风格意味着不同的深度内涵”。作为吴昌硕亲授弟子,陈师曾和金城的好友,他当然选择了金石派与传统阵线。
陈半丁的花鸟主调是“陈白阳再加吴昌硕”,他将吴昌硕、赵之谦金石书法的苍劲寓于画中,将华新罗的清俊,金冬心、汪士慎的疏放掺杂进去,同时习得青藤、白阳的水墨淋漓,所以他的花卉画中少了几分吴氏横扫千军的霸气,多了几分俊秀清新。
陈半丁的花鸟最初学习吴昌硕、任伯年。在他1908年所作的《秋花秋食》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伯年的影子。他“1924年所作《墨牡丹》扇,大体上都不出缶老规范:花以吴氏的点法写成,枝叶都力求朴厚拙重。陈半丁画作气息,题字也是一派吴氏风貌。1925年所作的《牡丹图》轴与缶翁几可乱真,花、苞、叶、枝干及数墨点都极为神似,也见功力,只不过花朵将缶翁的圆点变成长点,石头略逊之”。来京后他由专师吴昌硕、任伯年而溯源青藤、白阳、八大及扬州画派、金陵画派。陈半丁临习徐渭的作品很多,但临作的面貌不尽相同。作于1956年的《墨葡萄》是“只求神似不求圆”,笔法恣意,水墨淋漓,完全是徐渭式的狂放不羁。而1943年创作的《临徐青藤花卉册》画面中的物象并不完全背离真实,造型简约而严谨,是将青藤白阳融于一体的感觉。他的花卉画造型严谨,如“菊叶是怎样长的,梅花枝干是怎么生的,都合乎它的生长规律。凡那些‘笔不到处’往往已经‘意到’”。“他善画牡丹、菊花、紫藤、荷花常以洗炼、概括的笔墨和艳丽沉着的色彩,表现不同环境气候下花卉鸟兽的不同容貌和姿态。”陈半丁既师法古人笔墨,又深谙民众的审美心理,将文人高雅笔墨与世俗人情,以及市民的审美喜好相结合,因而他的花卉作品雅俗共赏。“但有时关注形似使他放不开手脚,故有人称其画为‘小写意’;有时留恋色彩的浓艳与真实,难免使画作‘失去魂魄,五色无主’”。
陈半丁时代的山水画家不再甘于临摹“四王”,往往由“四王”上溯明代、宋元乃至五代诸家,同时临习“四僧”,“扬州画派”的风气盛行一时。陈半丁的山水画走的也是相同的路子,由“四王”入手,主要师法石涛,但是在石涛中加入宋元高古意趣,同时将石涛的笔法、墨法加以简化,形成一种更为疏放古雅的个人风格。他的画作老练而不重拙,清秀而不怯弱,形成了苍润秀美,简约疏放的面貌。
陈半丁以画家名世,并没有成为书法家的想法,因此单独书法作品极少。他的书法接近“二王”一派,晚年行书深得米元章韵趣,多出侧峰。治印遵循吴昌硕钝刀之法,然而篆法、章法略异,浑厚高迈,一洗当时浮媚险怪的习癖,曾刻“徐荷”一印,印跋云:“自来刻印,未有不从秦汉,不然,学无根源。”又在“倬厂八十後所作”印边跋中云:“汉印重白文,方圆粗细并用,老缶後知者鲜矣。”这些便是他刻印宗旨之证明。寿石工《杂忆当代印人》诗中有一首合咏陈半丁与齐白石,诗云:“敬涤堂中六博新,借山馆外绝嚣尘。钝刀利刃余清事,□扁虬圆齐与陈。”陈齐并称,可见陈半丁的艺术地位。
作为20世纪初期到中期北京画坛的领军人物,将海派画风带入北京画坛的先锋人物,今天的人们忘却了他曾有的辉煌及艺术的成就。陈半丁绘画的艺术价值在当代艺术市场上被低估,这既有因研究的空缺所导致的认识空白,也有因宣传不够导致的知之甚少。但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画坛,一个呼唤传统回归的当代,陈半丁绘画的艺术价值更值得被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