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塞 尚
  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生平:

  1839年1月19日 生于法国南部古城普罗旺斯艾克斯,父亲为路易・奥古斯都・塞尚,母亲为安妮・伊丽莎白・何诺伦尔。
  
  1852年 13岁 以寄宿生的身份进入在艾克斯的布尔邦专科学校与同乡米尔・左拉结为至交。
  
  1858年 19岁 听从父亲安排进艾克斯法律大学就读。
  
  1861年 22岁 到巴黎专攻绘画,在瑞士画室学习,并结识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参加美术沙龙落选。
  
  1862年 23岁 受挫后回乡进入父亲的银行工作,但他却没放弃理想,再次开始画画。
  
  1864年 25岁 作品又被官方沙龙拒绝,却受到佐拉的热烈赞扬。经佐拉介绍,他与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等交往。
  
  1867-1868年 28岁 他前往巴黎,曾去过马奈、雷诺阿、左拉……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
  
  1869年 30岁 结识玛丽・奥尔唐斯・菲凯,并开始同居。
  
  1870年 31岁 普法战争爆发后,塞尚为了逃避服兵役,与奥尔唐斯・菲凯在离艾克斯不远的埃斯塔克隐居。 塞尚与毕沙罗在蓬图瓦兹一起作画。
  
  1872年 33岁 爱子保罗出生。定居在瓦兹河上安威尔,与毕沙罗、基约曼(Armond Guillaumin,1841-1927)一起研究绘画,塞尚受他们的影响,绘画是色调变得明亮,用笔开始准确,手法也简练起来。
  
  1873年 34岁 他得到印象主义最早的收藏家之一P.-F.加歇医生的赏识。
  
  1874年 35岁 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幅作品参加展览,得到了公众的反对。
  
  1877年 38岁 参加了佩尔蒂埃街的印象派画展, 有16幅作品参加展览,得到了公众的反对。
  
  1882年 43岁 由于基约曼的推荐,官方沙龙接受了塞尚的一幅作品。长期居住于普罗旺斯。
  
  1886年 47岁 与左拉断交,和奥尔唐斯・菲凯正式结婚。10月时88岁的父亲去世。
  
  1888年 49岁 在巴黎居住了一年,经常会见文森特・凡・高、保罗・高更
  
  1895年 56岁 在巴黎的画廊举办个人展。
  
  1897年 58岁 10月82岁的母亲去世。
  
  1902年 63岁 得到左拉去世的消息。
  
  1906年10月22日 死于肺炎,享年67岁。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简介:

   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都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1839年塞尚出生于普罗旺斯的埃克斯,父亲是个制帽厂主,后来成为银行家。因此塞尚不必为日常的吃喝费心,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画。塞尚受过人文科学教育,在故乡埃克斯他学习了学院派绘画基础之后,又到巴黎深造。他在那里吸取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的绘画成就。对于他来说,巴黎和埃克斯是他人生中的两极。在巴黎的时候,他的内心沸腾;在埃克斯的时候,他的创伤个性获得了自由的发展。
  
   创作于1866年的“僧侣肖像”(图1)是塞尚初期的典型作品,作品带有十足的学生味道。

?

僧侣肖像(图1)

   画中描绘了一个身穿天主教僧团服装的人物――在1865-1871年间,塞尚就这个人物画了不下五幅不同的肖像;此人就以“多米尼克大叔”之称而被载入了美术史。僧侣的服装使塞尚得以造成一个乳黄色袈裟的亮调子同青灰色背景之间的强烈对比。这种相互关系又被皮肤的桃红和玫瑰色、头发的深褐色,特别是被黑色的阴影所间断。画家的目的在于表现颜色的质感,同刻画对象以及光线气氛效果毫不相干的质感。由于浓厚的颜料比稀薄透明的颜料具有更强烈的分色特性,所以塞尚干脆不用画笔,而用调色刀来画画,这样画出的画质感非常强烈。而且塞尚的画,由于完全没有明暗和颜色过渡,效果本身也粗放得多。刻画是没有立体感的,它是靠色彩对比力来突出和腾驾于背景之上的。塞尚的画好像是由一个一个的整齐的形状所构成,他的画轮廓很重的、只求远看效果。这表明他充分掌握了绘画材料的性能,但这不是人物的刻画。模特儿并不使塞尚发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仅仅是物质的再现。仔细看看这幅画,就不能不承认:塞尚能很好地掌握这方面绘画的手法,他以青春的激情运用着这些手法,塞尚的一个朋友曾说过:“每当塞尚给他的某个朋友画像时,他都好像是为了某种不肯说出来的委屈而向那个人进行报复似的。”对于“僧侣肖像”一画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艺术上的局限性和难以控制的魄力来说,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诠注了。
  
   艺术家对女人的胆怯和由此而更加助长了的一种性欲狂,可以说明这些年的某些构图。

?

田园诗(图2)

   如像“田园诗”(图2)这样的画,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种摆脱不掉的梦幻景象。塞尚不是一般地欣赏自己的情欲的。他是完全沉醉于情欲之中了,因此,他也不是一般地在画布上描绘这种情欲,而仿佛是在激发观众的情欲。颜色紧张得不得了,不仅天空的蓝色和云彩的黄白色与橙黄色,而且还有前景略染着一点玫瑰色的灰色、黑分棕色都是如此。形体不是借助轮廓或明暗而突出出来的;这是听任画家的感官支使而或隐或现的一大片一大片颜色。这些形体,如果能够得到由明暗颤动所造 成的气氛的衬托,才的可能站得住。可是,物性感和物质的厚实感没有给明暗和空气留下任何余地,所以这些画只能给人以故弄玄虚的印象;它们所表现的,似乎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幻想,一种脱离现实的欲望。因此,在观众看来似乎是素描的缺陷的那种东西,实际上是由于千方百计一定要超越公认的素描范围,使人物形象具有一种类似云彩或小船的形状的意图所造成的。如果说这些尝试结果是失败的,那就是由于情欲过剩,艺术还控制不住情欲的关系。

   在1870-1871年的战争期间,塞尚在爱斯塔克修完了绘画学业后返回巴黎,后来又转赴瓦兹河上的奥维尔。这几年他一直遵照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的劝告,放弃“杂烩”的方法,色调变得明亮,用笔开始准确,手法也简练起来,塞尚开始走印象主义的道路。毕沙罗教导塞尚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不以自己对描绘对象的爱憎为转移地去研究外部世界,从明暗变化中发现每一个形体的本质。毕沙罗还教导塞尚把他所特有的刻画形象的体积感和坚实感扩大运用于整个画面结构上去。


  

缢死者之屋(图3)

   绘于1872-1873年的“缢死者之屋”(图3)给我们展示了塞尚面目一新的作品。他还在使用前些年的浓厚的颜色,不过已经使它从属于中间调子。体积感显示出空间的深度,从而肯定了本身的存在,并且变得更为强烈。换句话说,塞尚充分的揭示了体积和空间的关系,把他从毕沙罗那里学来的东西发挥到了极端,把这些对象看作是一种永恒和普遍的东西,造成这一物质世界的一种坚实性和综合性的感觉,结果也就是使他得到了与毕沙罗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塞尚的画上,光还缺乏细致的加工,但这是由于他追求形象的综合性和宏伟感所造成的。
  
   1874年塞尚还参加了在纳塔尔照相馆举行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该展得到的却是一片奚落与嘲笑,塞尚当然也免不了倍受指责。与此相反,多利亚伯爵却买下了他的“自缢者的房屋”,政府的一位职员维克多・肖盖还成为他的崇拜者和密友,并多次为他当模特儿。


  

肖凯肖像(图4)

   印象主义使塞尚的创作变得如此丰富,特别是在“维克多・肖凯”(图4)的肖像上可以看出。印象主义赋予了一种对他说来是新的人情味。在明亮的绿色背景前,显现着蓝灰色的头发、胡子和上衣,以及淡蓝色的衬衫、浅红色的肉体,换言之,即是以浅调子突出着深调子。色彩的笔触尽管很粗犷,但由于变化丰富,也形成光的颤动,从而也有助于形象本身的结构。从这种形与色的完美统一中,产生了这个塞尚和雷诺阿都很敬重的人的形象――一个敏感而严肃、面带愁容但意志坚定的、内心充满着崇高精神的艺术保护人的形象。塞尚在这幅肖像上成功地把作为艺术对象的人和艺术所要刻画生命力结成为一个完全的同一体。这一方面有赖于肖凯这个人使塞尚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塞尚能够不仅看见自然外貌,而也看见人的精神价值。把这幅肖像同“僧侣肖像”比较一下可以衡量出塞尚在这十年内所走的路程,并且看出他的前途无限广阔。
  
   应当承认,塞尚有些画并不这么容易理解。像(图5)那样一幅静物画,从画面上看可能没有多大成功的希望,它显得十分的拙劣!水果盘画得那么笨拙,它的底座甚至还没有放在当中。

  ?

静物(图5)? 桌子不仅从左向右倾斜,整个画面看起来仿佛向前倾斜。这幅作品好像是色点的杂凑之物,餐巾看起来仿佛是用锡箔制成的。难怪塞尚的画最初被嘲笑为可悲的胡涂乱抹。但是不难看出造成外观笨拙的原因何在。塞尚已经不再把任何传统画法看成理所当然的画法。他已经决心从涂抹开始,仿佛在他以前根本没有绘画这回事。塞尚选择的主题是研究他想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我们知道他沉迷于色彩跟造型的关系,像苹果那样具有鲜艳色彩的圆形实体就是探究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的主题。我们知道他对平衡的设计很感兴趣,这就是他要把水果盘向左延伸去填补空白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想研究在相互关联的情况下桌子上各个物体的形状,所以他就把桌子向前倾斜,使它们都能被看到。这个例子大概能够表明塞尚是怎样成为“现代艺术”之父的。他力求获得深度感,但不牺牲色彩的鲜艳性,力求获得有秩序的布局,但不牺牲深度感,在他这一切奋斗和探索之中,如果有必要的话,有一点他是准备牺牲的,即传统的轮廓的“正确性”。他并不是一心要歪曲自然,但是如果能够帮助他达到向往的效果,他是不在乎某个局部细节是否“变形”的。塞尚的静物之美是得到公认的,其原因就在于他善于确凿地向我们证明:他的 “变形”观察比普通人对现实事物的知觉要更真实、更可信和更生动。
   圣维克多山(图6)

   “圣维克多山”(图6)一画表明,塞尚已经充分掌握了他所特有的那种立体的形以及这些形的透视安排。在这幅画上,已经不再有前期那种立体的形以及这些形的透视安排。在这幅画上,已经不再有前期作品那种惴惴不安的和简单化,而是表现了信心十足和结构上的更大复杂性。塞尚把高山描绘得遒劲有力和巍然庄严,山势显得十分险峻。前景的概括性使观者与山岩峭壁挨得更近,在山崖的简略的形体中包藏着潜在的运动和潜在的斗争。热情重又压倒了静观。大地的力量挣脱了束缚,它们的怒吼取代了安谧的观察。
  
   如果说,在1882-1888年期间,塞尚的注意力似乎是集中在风景画上,他力求通过风景画来表现自己的感觉,那么,从1888年以后直到19世纪末,他的最优秀作品是肖像画。其中“玩纸牌者”(图7)是塞尚最出色的一幅构图了。

玩纸牌者(图7)

   他曾多次画过以玩牌者作为主题作品,但也许只有这一幅构图上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色彩效果是以坐在左边的玩牌者上衣的紫蓝色同坐在右边玩牌者的黄色带有蓝色阴影的形象对比,以及这些颜色同背景、肉体的红调子、桌子的黄调子的对比为基础的。这幅作品通过千变万化色调造成了形象刻画的立体感。形象刻画的有力和性格特征表现、情节动作的准确、整个构图全都表明,色彩的强度非但不妨碍形成整体的统一,反而还强调了它。如果用连贯的轮廓线,就很可能导致人物形象的孤立,而在这幅画里塞尚不用这样的轮廓线,画中的人物正像这幅画上的桌子和背景那样,都仅仅是由一片片色彩组成的,因此他们结成了一个组体。塞尚在这里以“变调”代替了“造型”,即以各个色区的有节奏的变换代替了形象的塑造。色块的结合主要不是取决于画面总的结构,而是取决于各个场景的相互关系。塞尚曾说过:“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关系中所产生的统一,不是物理性质的,而是精神性质的。因此,塞尚才在他没有画出这两个农民的“骨架”之处画出了他们的性格。“观察对象就是要揭示出自己模特儿的性格。”塞尚画的农民,像肖像那样富有个性,像观念那样包罗万象,像纪念碑那样庄严,像纯洁的良心那样健全。“我最喜欢那些年事已高的人的模样,他们因循世俗,顺随时务。请看看这位年迈的咖啡馆老板,多么有风度!”塞尚眼里的高尚风度,不是表现在各种虚设上,而在于真诚直率地表现人民的生活一一符合真实的生活。

浴女们(图8)

   塞尚的晚年曾一度努力不懈地创作着浴女的构图。他在几幅大型油画中,以一种异常的宏伟感觉创作着这些构图。他也在几幅水彩画上表现了相同的题材,只是表现得更为轻巧、更为自然和亲切。水彩画 “浴女们”(图8),似乎就是一股梦魂和气浪的滚滚洪流,这些形象接近音乐更甚于接近建筑。
  
   总之,塞尚在其一生的最后几年里,又复兴了他青春时代的浪漫的冲动,然而并没有放弃他从踏入印象主义阶段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的和谐、狂热发作之后的平衡和形与色的感觉。对明暗、体积、景次、空间及其同刻画本身的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一个整体,即构成不同于自然世界的“艺术世界”要求――这一切,促使塞尚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本身完美,同时也开辟了美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德斯·佐恩(Anders Zorn)简介

下一篇:荷兰画家:凡高简介(Gogh,Vincent van 1853~1890)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