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沃格勒 (Heinrich Vogeler) 是一位德国画家、设计师和建筑师,与杜塞尔多夫绘画学院有联系。
他出生于不来梅,1890-95 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的艺术研究包括访问比利时和意大利。
沃格勒是沃普斯韦德原始艺术家殖民地的核心成员,他于 1894 年加入该殖民地。1895年,沃格勒在那里买了一间小屋,并在它周围种植了许多白桦树,这所房子有了新的名字:Barkenhoff(低地德语为Birkenhof,意为“白桦树小屋”)。1901年,他与玛莎·施罗德(Martha Schröder)结婚。
他以新艺术风格制作书籍插图,并在 1906 年前往锡兰之前不久为不来梅市政厅创作装饰画。在罗兹旅行期间,他研究了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从而对工人阶级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当他在一次旅行中看到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贫民窟的生活时,这种感觉达到了更高的高度。1908 年,他和他的兄弟 Franz 创立了“Worpsweder Werkstätte”,生产家居用品。他的画作越来越多地反映了他对工人阶级的同情。
1914 年,他自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 1915 年被派往东部前线。沃格勒在前线以及前往波兰、罗马尼亚、多布鲁恰和俄罗斯期间了解了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在他向德国皇帝发出和平的书面呼吁后,他被短暂地送往不来梅的一家精神病院,然后退伍。
战后,他成为了一名和平主义者。在 1918-19 年德国革命期间,他与他的朋友柯特·斯托尔默一起加入了不来梅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人和士兵委员会。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KPD),但当该党分裂时,他加入了德国共产主义工人党(KAPD)。他与出版《Die Aktion》的弗朗茨·普芬弗特(Franz Pfemfert)关系密切。革命结束后,他被捕了一段时间。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和他的妻子玛莎离婚了。从那时起,他想在意识形态上工作,他早期作品的浪漫主义让位于无产阶级内容。1931年,沃格勒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朱利安·马切洛夫斯基的女儿佐菲亚·马奇莱夫斯卡(Zofia Marchlewska)移民到俄罗斯。德国入侵苏联后,他与其他德国公民一起于 1941 年被苏联当局驱逐到哈萨克斯坦,并于 1942 年在那里去世。
德共领导人威廉·皮克(Wilhelm Pieck)显然想阻止他被驱逐出境,但沃格勒本人拒绝了特权待遇。由于他的妻子佐菲亚和儿子扬是波兰公民,他们被征召入伍,而不是和他一起被驱逐出境。扬很快成为自由德国全国委员会的创始成员,在莫斯科度过了漫长的战后学术生涯后,于2005年在他父亲的Worpswede去世。佐菲亚移居波兰,1983年在华沙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