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

  米芾,1051年生,1107年逝世,太原(今山西)人。北宋书画家,鉴赏家。初名黻,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赵估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能以假乱真。他以行草书最著,博取前人所长,用笔俊迈豪放,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宣和书谱》论其书:“大抵初效羲之”、“篆宗史籀,隶法师宜官,晚年出入规矩,深得意外之旨”。自谓“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八面”。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家”。画山水出自董源,天真发露,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于友仁继父法有所发展,自称“墨戏”,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氏云山”和“米派”之称。传世作品甚多,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最为著名,还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著作。《蜀素帖》,绢本,行书,有乌丝栏。据《石渠宝笈》记载,纵29.8厘米,横284.2厘米。71行,共658字。《式古堂汇考》、《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是米芾书法精品,38岁时作。此帖书法苍老凝炼,行笔涩劲,沉稳爽利,清雅绝俗,超神入妙。其书体虽属宋朝简札书风,是“二王”及唐、五代书风的延续,但细察似乎与前人书法无一相似之处,是米芾自家风格的最好体现。明董其昌跋曰:“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参政帖页》(纵30厘米,横22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凡3行,27字,款署“芾记”属晚期作品,其中某些字的用笔和结体方法与他的《题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所书有些接近。本帖所记系一件盖有四代相印的文物,写来特别认真,用笔较为迟重,慢中有快,充满涩劲,结体窄长,或左收右收,或下松上紧,因字而异,个别笔画显得有写笨拙生硬,可能和人老字老有关。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杜琼

下一篇:李在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