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柔丽的瓜形水注

   1995年10月,苏北宝应县城区在实施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设,位于老城区东门外北侧的县建筑公司工地,在进行基础施工时,发现距地表3米深处有十余座墓葬,经考古人员发掘清理,方知该处原是北宋中晚期某家族丛葬墓地。先后共出土漆器、瓷器、砚墨等类文物200余件。其中文房用具类出土的有一件影青釉瓜形水注颇为新颖别致,引人注目。

   该水注通高8.8厘米,腹径6.9厘米,器身呈八瓣瓜楞形,顶部贴塑瓜蒂形小把,肩部开一直径0.9厘米的小孔:腹部中下有一接痕,证明该器坯胎的上下系分段制作,然后粘接成器。底部露出白胎,胎质坚致,洁白细腻。全器满施青白色釉,釉面晶莹,滋润。

   水注,又名书滴、水滴、砚滴,是供研墨时在砚池中加水的一种蓄水工具,是书画家必备的文房用具之一。

   水注是在水盂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而来的。水注有圆形、椭圆形、兽形、蛙形、龟形等形状为多,瓜形水注较为少见。

   宋人崇尚美学,讲究文雅,在艺术作品上追求意境和韵味,制作者别出心裁,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形态,将水注设计成瓜的形状,十分写实。

   水注的造型是以凹凸变化的线条形成瓜楞和瓜瓣,并构成瓜的形体,加上凹进去的底部和顶部线条的收缩变化,使该器瓜的形态和质感更加惟妙惟肖,真实动人。

   再看水注的釉色,为白中微闪青色釉,瓜楞的凹处积釉,使釉层变厚,釉色变深(青),瓜瓣的弧鼓部分、釉层较薄,釉色呈浅白色。釉色青白的巧妙变化随着起伏变化的形体显得十分自然、优美。给人产生一种幽雅、柔丽的艺术效果。

   顶部瓜蒂形的小把,给人的感觉是此“瓜”即将成熟,不是因为肩部的一个小小注孔暴露了它的真实用途,一眼望去,其实它就是活脱脱的一只“瓜果”,一只在充满一片绿色的大自然中生长着的香甜鲜嫩的瓜果,和这样的“瓜果”作伴,给人以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清新怡人之感,并能使你兴致无比,妙笔生辉。像这种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情趣的小水注,难道不正是古今书画家们所崇尚和追求的吗?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古砚的残缺美与投资取舍

下一篇:制墨大家汪近圣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