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笔
清代的制笔业的中心仍是湖州善琏镇。道光以后,一统天下的“馆阁体”书风被打破,梁同书、康有为、包世臣、何绍基、邓石如等书法家提倡北碑,主张书法风格多样化,促使价廉实用的羊毫毛笔盛行。湖笔制作技术随之外传,逐步向北方地区延伸,上海、苏州、扬州、北京等地出现了制作湖笔的作坊,工场和以经营湖笔为主的笔庄,笔工多为善琏人。 各式清笔
这是一套清代嘉庆时制作的毛笔,笔长23.8厘米,箱长28.2厘米,宽21.4厘米。高36.2厘米。箱前开门,内有五屉,每屉装十支毛笔,笔毫为紫毫,笔杆分别为象牙、竹、檀香木等,笔套上雕刻花卉,笔杆上刻有隶书御制诗句。堆朱箱的四个侧面及顶部刻有山水人物,顶部中央嵌着一块玉片,上有“天葩垂露”四字,每一屉面上刻着缠枝莲花纹。整套毛笔工艺精湛,质料考究,装潢豪华,色彩绚丽,为清代宫廷文房之精品。 御制诗花卉雕管紫毫笔
善琏出名笔,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称明《弘治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颠浮屠,其卓如笔。”人们称村内小小的立陵为含山。含山的歌曲部矗立着一座七层宝塔,远远望去塔身耸立,刚劲挺拔,犹如笔峰。相传秦将蒙恬曾到过善琏,所以人们一直尊蒙恬为湖笔的创始人,称他为“笔祖”,在村西建有“蒙公祠”,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和九月十六日,当地笔工都要举行盛大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弗聿笔
在工艺上。湖笔选料严格,主要选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湖州在继承宣笔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制笔的精、纯、美“三义”和尖、齐、圆、健“四德”的工艺要求。图中即是善琏笔厂制作的一套羊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