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用线条造型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中国画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手法称为“白描”,或称为“线描”。最初,白描是以粗细均匀的线条为主的。唐代的吴道子用线具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地表现衣服的动感与厚度。北宋的李公麟擅长白描手法,能很好地展现线条的魅力。在绘画中.线条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国画以线条造型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形成国画风格的一个要素。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很强,既能表现物象的轮廓,又能表现其体积、形态、质感、量感和运动感。线条的变化与造型的形式美紧密结合,使画面既有韵味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线条可以说是一种符号、一种媒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概括陛。画家可以用线条描绘物象,传达自己的思想。不同画家笔下会出现不同的用线特征,传达各自的内心情感。笔墨功力深厚的画家所绘的线条流畅生动,或刚健、或苍老、或古朴、或厚重、或飘逸……佣这样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物象,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而笔墨功力不强的画家描绘的线条,或柔弱、或油滑、或稚嫩……用这样的线条表现物象,很难给人一种美感。

   中国画中,线条的变化是很丰富的。明代邹得中在《绘画指蒙》中,单对中围占代画人物衣服的褶纹,就总结了十八种描法,称为“十八描”,即铁线描、橄榄描、行云流水描、枣核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柳叶描、竹叶描、混描、撅头钉描、枯柴描、蚯蚓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曹衣描、折芦描。这些线描的用笔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中锋行笔,用笔力度要始终如一,笔画要粗细一致,线条要圆浑,诸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等;第二类是行笔过程中,不但笔锋要有上下起伏及左右摆动的变化,而且行笔也要有快慢节奏的变化,诸如行云流水描、兰叶描、战笔水纹描等。不管画家采用哪种描法,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切不可单纯地为描而描。表现物象时,不仅要有笔法,而且笔法要有节奏感。

   二、线条的灵动性

   线条有长短、曲直、刚柔、虚实、方圆、疾缓等的变化。曲直对比是指线条运行过程中方向变化的灵动性。直线呈刚性,曲线显柔性,两者若合理搭配,则会使画而刚柔兼备。在用笔转折的表现上,转则圆,折则方;只方不圆则妄生圭角,只圆不方又会造成线条柔弱无力。疾缓是指行笔速度的快慢。行笔速度快,线条易率意;行笔速度慢,线条易厚重。行笔过程中,疾与缓的用笔变化会增强画面的节奏感。

   线条的走势、节奏、穿插、体积、力量感、动感等,都能通过用笔的变化体现出来。古代中国画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用笔的“五忌”、“六要”。“血忌”是忌刻、忌板、忌枯、忌弱、忌结。“六要”是一要自然有力,二要变化有联系,三要苍老而滋润,四要松灵而凝练,五要刚柔相济,六要巧拙互用。这些都是占代画家的经验之谈,可作为我们品评中国画的借鉴。如何用线条准确地表现物象结构?对于这个问题,画家只有在创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到。

   三、笔法是线条的精髓

   用笔的技法称为笔法。笔法是线描的精髓,也是线描技法中的基本功。用笔,确切地说,就是用锋。画家勾勒线条时,笔锋要有起、止、行、收的变化。勾线、用笔关键体现一个“写”字,而不是单纯的“描”。面家通过对线条起、止、行、收的练习.可以掌握线条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线条的各种变化练习,又可以熟悉不同笔毫的硬度特性和掌握用笔的不同角度,准确把握手指、手腕和肘的运行方向和力度,使线条具有顿挫、转折的丰富变化。每一线条的描绘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环节。能否把握这三个环节是线条成败的关键。

   用笔技巧包括提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圆笔、方笔、轻重、疾缓等。起笔一般有轻重之分,分为“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起笔后,要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线条要流畅,线型要。一致,用笔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收笔有“顿势收笔”、“回势收笔”和“出锋收笔”三种。、在绘画中,用笔贵用锋。笔锋主要有露锋、藏锋、逆锋、中锋、侧锋、折锋、拖锋、挫锋、衄锋、战锋、滑锋等。画家运笔往往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进行,这种用笔方法称为“顺锋”,反之称为“逆锋”。勾线时,“顺锋”、“逆锋”一般交替进行。

   四、中西方绘画用线存在着差异

   中两方绘画的线条观念及用线方式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西画中,线条主要起着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制于物象,是一种非主要的造型因素。即便在“抽象主义”、“表现主义”一类绘画风格的作品中,线条的随意性也相当大,远没有中国画线条用笔的丰富和形式规定的严格。西方画家的用线不像中国画家那样讲究,而是更多地关注整个画面的形式意味和线条与诸多绘画因素的组合方式,以此来体现画家自己的内心和个性。

   中国绘画语言尚简、重意。这一特征使线描在自身的笔墨形式系统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形式规定。和西画一样,中国画的线条同样具有界形的功能。但不同的是,中国画中的线条通过穿插、重叠、藏露表现画而层次,通过快慢、转折、顿挫表现运动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疏密表现画面的黑白色阶。

   虽然中两绘画的用线存在着不同,但是两者并没有优劣之分。中国画中既有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那样刻画精微细致的线条,又有像徐渭画中那走笔如飞、狂放奇崛的线条;两方既有波提切利用线的那种优雅精致,又有勃吕盖尔用线的那种朴实与缜密。

   总之,线条是中国画家塑造事物、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带有画家强烈的感情色彩。当代中国画家,一方而要把握对物象“形”的塑造,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对其“神”的传达。“形神兼备”,不仅能体现画家用线的功力,更能体现其综合的艺术修养。在中两方文化相结合的当代艺术中,中国画家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两方文化的精髓。并将两者融合,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更加丰富的线条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画分十门

下一篇:绘画构图知识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