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的书法史,我有一个感觉,所谓“书名”,不过是附着在高官身上的华丽光晕而已。直到唐代,书法较好且官位在三品以上的人方有可能得书名。书法因官位而彰显,官声因书名而增美,如此而已。一般情况下,字写得再好,若无极高官职,作者必是寂然无名。至于百姓,就几乎与“书名”彻底无缘了。
不信?请看书法史上的名人,哪一个不是朝廷中的高官显宦――
李斯是秦之首辅,钟繇是魏之太傅,居官至高无上,故而书名极大。
王羲之是带军职的州刺史、王国内史,地位甚高;王献之、王 皆供职内阁,献之官至中书令,王 官至尚书令,地位都仅次于宰相。王献之还是驸马爷,后来又成了国丈。其女是晋安帝的皇后,跟随这位处在乱世中的皇帝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
唐代虞世南是太宗眼前的“大红人”,画像还上了凌烟阁;褚遂良则是太宗临终时的顾命大臣,位至宰相。颜真卿官终太子太师,柳公权官终太子少师,都是官居从一品。欧阳询的官阶稍低些,然而他书写“九成宫醴泉铭”时即已“兼”太子率更令,太子率更令是正四品官,此时他的本官至少已是三品,与尚书平起平坐。此后十几年他又升任新职,品秩还有提高。
五代的杨凝式后汉时官至太子少师,后周时以太子太保致仕,也是从一品。宋代的苏轼官至尚书;其弟苏辙以尚书身份参知政事,已是官居副相。蔡京是朝中一手遮天的“独相”,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个书名又有何难?
元代赵孟 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散官(意思与现在的“行政级别”相近)为荣禄大夫,官阶从一品。
明代的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也是从一品官员。张瑞图写字怪异无比,然书名甚著,也是因为官大――他是魏忠贤提拔的宰相之一。还有黄道周、王铎。这两位在崇祯死后,一个抗清而死,一个率官投降,都因风云一时偶得“高官”。若不是因为晚年“高升”,他们的书法是不是会得到这么多的追捧?
从以上的“不完全统计”即可看出,中国书法史上那些有名的人物,官职多在三品以上。魏晋以后官员都有品秩,“三公”、“三师”多为荣誉职务,一品官;宰相是权力人物,二品官;尚书等是实权职务,官阶三品。古时官至三品皆为朝廷要员。官不至三品,就混不到“服紫挂金”(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衣,佩金鱼袋),想在书法界享有大名,那就更难了。
也有极个别的人物不是因官而得书名的,但他们也不是普通百姓。比如智永,比如怀素,他们是僧人。要知道,古时崇佛之际,高僧的地位不亚于高官,同样可以着紫悬金,被皇帝奉为座上宾。
真正以百姓身份名扬书史的人恐怕就属汉末的张芝了。此人生逢桓灵乱世,坚决不肯做官,故而颇有名声,被称为“有道”。又加上他创出的今草被当时名人赵壹写《非草书》点名批评,于是成就了千古书名。
为什么说“古来百姓无书名”呢?就请看看那些汉碑简帛、魏碑墓志的作者吧。他们的书法因为极好,故被后人取法,可有谁知道他们姓甚名谁?相反,蔡邕的隶书未必很好,郑道昭的书法也不见于史传,可是只因官大,他们便成了写隶书、魏碑的名人。而且“郑文公碑”的书丹者究竟是不是郑道昭,也还是一个疑问。包世臣说此碑乃道昭书,真不知是还原了历史,还是人为造出了个高官书家。
还有一些高官,书迹早已无存,却享书家大名,是否名副其实,更值得怀疑。比如卫 ,比如索靖。此二人同在尚书台工作,只因时人曾夸他俩字好,堪称“一台二妙”,他们也就成了流芳千古的书法名人。
进入宋朝以后,出名书家的官阶有所下降。李建中、蔡襄、黄庭坚、米芾等都是中层官员,但所处地位仍很重要。直到明清之际,擅名一时的书家中,下级官吏和文人才开始增多。唐寅在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被革黜,算是“似官而非官”;徐渭做过浙闽总督的幕僚,幕僚是文人而非朝廷命官,应该算是“近官而非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文名大于书名。书法从“非(高)官不名”到“文人亦名”,这一进步已经相当不小了。可是,这离“百姓亦名”还差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