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看润格

  现今的润格在书画印之外,也包括评论文章的润笔费。笔者将从各类媒体中搜集来的信息绘成三个图表(见图),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书印、文评润格的大致行情。整体上说,书不如画。作家名气大,润格比一般专业书家高得多,名书家比名印人润格高。润格一般只涨不落,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书印人的润格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月薪五千元左右的人,不吃不喝也买不到名家半平尺的作品。相比较而言,民国时期,名教授的工资约二三百大洋1920年吴昌硕润格:“堂匾三十两,楹联三尺六两,四尺八两,六尺十四两,整幅五十两;刻印每字四两”。当时每两折合大洋一元四角,要购买他的作品,单凭工资便绰绰有余。当时一般书画家比不上吴昌硕。王一亭画价是“三尺20元起,递加至丈匹不过80元;书则四尺四元,每尺递加二元”。顾鹤逸绘画立轴每尺25元,至四尺止,加上一成磨墨费,即110元,当时200元即可买米五十石。

  ??

  ?

  郑板桥时代一幅大画的价格可购良田一亩,任伯年40岁时已与大名家胡公寿、杨伯润等比肩,每尺三块大洋,且有“户限欲折”一说。当时二三流书画家的润格仅一元或数角,而一个五口之家“小康生活”费用每月约25块大洋。

  按照艺术市场的惯例,润格一般每年可以有5%至15%的增幅,但国内的相关市场中自2005年下半年起一直持续到2008年年底,集体暴涨。众多名家半年一涨甚至个把月一涨的现象屡见不鲜,涨幅少则50%,多则逢涨必翻番,二三流书家跟进的速度亦毫不逊色,一些刚入门径者,亦在网络发布每平尺数百元的润例。中国经济以10%的年增速震惊世界,与书画家润格增幅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摘自2009年第7期《书法》,题目为编者所加)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为人师表”潘天寿

下一篇:擅美而非另类――小记山水画家胡世华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