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起源

   美感和美是一对孪生兄弟。人类只有有了美的感觉,才会产生美的观念。所以,弄清美感的起源,对于进一步揭示美的起源和美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美感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动物在选择配偶时也能领略到异性的色相美。在亚洲丛林中,每当求偶季节来临时,雄性雉鸡就会换上色彩艳丽的羽毛和肉冠,以此来吸引雌性雉鸡。而雌性雉鸡“择夫”也非常挑剔,它们总是把“芳心”献给羽毛和肉冠最美丽的雄性,而对羽毛黯淡的雄性一点也不感兴趣。斑马在选择配偶时,总是挑选那些条纹艳丽而又对称的异性。因此,达尔文认为,动物也有一定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他指出:“当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他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惟恐有所遗漏的时候,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的其它鸟类便不进行这一类表演,我们实在无法怀疑,这一种的雌鸟是对雄鸟的美好有所心领神会的.”[1]同时,达尔文还认为:“人的审美观念,至少就少女之美而言,在性质上和其它动物的并没有特殊之处。就其表现而论,这种美感也与其它动物一样,变化多端,不但族类与族类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即便在同一族类之中,各民族之间也不很一样。” [2]
   如果达尔文没有错的话,那么美感就应该起源于动物,或者说人类的美感也许是一种生物本能或动物习性。
   那么,这种对美的欣赏的习性又是如何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呢?
   其实,美感和伦理道德以及羞愧、荣誉感等一样,都是自然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
   可以设想,在混沌初开的远古,我们的祖先(他们或许还是猿猴、甚至离人类更远的动物)根本没有什么美感和美的概念,有的只是对某些表现型(特征)的偏好。这种偏好是完全随机产生的。有的人偏好身材匀称,相貌端庄的人,而厌恶身材畸形,相貌不端庄的人;有的人则刚好与之相反。自然,他们在选择配偶时,就会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异性。由于人的身材、相貌是一种健康状况的反映,相貌端庄、牙齿整洁、肤色滋润、身材匀称、体态轻盈的人,一般说来都比较健康,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驼背瞎眼、龇牙咧嘴、缺臂少腿等身材畸形,相貌不端的人,往往体弱多病,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论述“自然选择在文明的民族国家中的影响”时谈到:“通过长子继承制而变得富裕的人一般总是世世代代地有机会选取在形貌体态上最为美丽与漂亮的女子为妻,而这种女子,一般地说,也是身体健康而心灵活跃之辈。”[3]
   美国科学家曾对数百名男女大学生的匀称性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身体匀称的男性其体格往往强于同年人;同时,相貌端庄的人携带有害基因的可能性很小。[4] 因此,选择身材匀称、相貌端庄的异性作配偶的人,生存及抚养后代的能力就强,其后代也易于被抚养成人;而选择身材畸形、相貌不端的人作配偶的人,由于配偶身体有缺陷,自身生活难以保障,所以抚养子女的能力就大大下降,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其子女夭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在人类的早期,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淫威,常常是束手无策。一点小小的残疾或一次轻微的患病,就可能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也就是说,在人类的早期,自然选择的筛子能够轻而易举地把不健康的基因筛掉。这样,身材匀称、相貌端庄和对身材匀称、相貌端庄有偏好的基因就被传递下去,而身材畸形、相貌不端和对身材畸形、相貌不端有偏好的基因就会被淘汰掉。经过漫长的选择、淘汰和积累、演化,慢慢地就使身材匀称、相貌端庄以及对身材匀称、相貌端庄有好感的基因占据了人类的身体。
   所以,对于人体来说,美与健康、适应环境以及能够更好地生存是相对应的。一个人之所以美,除了相貌端庄外,还有身材高矮适中,体态不胖不瘦。这些都是一些与人是否能够更好地生存有关的要素。在灵长类动物中,王者常常是身材最魁梧,力气最大的一个。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与灵长类动物差不多,在正常的发育状态下,身材高大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竞争优势(当然,不正常的高大,如巨人,也不利于人的生存,所以这种人也不能使人感到美)。而身体肥胖或者瘦弱的人与身材矮小的人一样,在那种以力量为主的竞争环境下,必然是处于劣势。因此,美感的形成也是人类的一种适应反应,是进化的产物。

   二

   人类美感的形成也是一种人类历史实践的结果。一方面,个体对某种事物的偏好或欣赏,也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链条,每一次具体的偏好或欣赏都是这个链条的一个网结。虽然每一次具体的偏好或欣赏经验不一定在欣赏者心灵上打上烙印,但无数次地偏好或欣赏的积累却能改变个体的心理结构,正如滴水能穿石一样。另一方面,人类的审美实践,沉淀为人类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并逐渐影响神经,转化为基因信息,通过遗传基因的复制,发展成为人类的审美直觉和美感(本能)。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人类的审美感官得以逐步完善,审美能力得以逐步发展。所以,从表面上看,美感的产生都是瞬间实现的,但它却是以对美的选择的长期积累为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

,我们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根本就不会有美感。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类似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有的事物能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有的事物则不能满足或有害于人的主观需要,在人的心灵上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于是这种事物的印象就与人的这种积极肯定的情感或消极否定的情感一道,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经过多次重复后,事物的形象同人的情感在大脑皮层中建立起的联系得到强化,并日益巩固起来,打下深深的烙印。以后只要该事物的形象一出现,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直接引起相应的情感,并保持它们之间的精确定型关系,而不需要经过思维、判断和推理的中介,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情感。如果这种直觉情感是由对美的偏好转化而来的,它就是美感。
   人的美感既是前人甚至包括动物长期欣赏实践沉淀的产物,又受后代个体实践积累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许多所谓直觉和本能都是我们的祖先积累并遗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了这笔财富,我们便能在一瞬间无须经过理性思维而能感觉出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美丑,有时还能作出连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正确判断。同时我们的审美判断又在不断地向后代沉积,为后代的直觉判断积累经验。
   因此,美感的起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长期筛选的产物,是人类心智和感觉适应性进化的结晶。

   三

   美感首先源于对异性的欣赏。当人们把这种对异性的欣赏而产生的美感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扩大欣赏和审美对象范围时,艺术就产生了。例如对说(声音)的欣赏便产生了歌唱和音乐,对动(走、跑、跳和劳动、捕猎)的欣赏便产生了舞蹈,对语言符号的欣赏便产生了文学和书法,对各种物品的欣赏便产生了装饰品等等。美感是艺术产生的前提,同时艺术又使美感得以扩展和深化。
   在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中,美被泛化了。譬如,鲜花是美的,所以有人就用塑料制成鲜花。然而,鲜花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因为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能够在秋天给人们带来丰硕的果实。而塑料花却没有这些实用功能,只有唯一的审美功能。这种被泛化了的美和审美活动,往往会给人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上述讲到的塑料花,倘若我们将这些塑料花摆满客厅和卧室,虽然我们有了视觉上的美感,但是,它们散发的有毒气体将损害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知道这些后,我们就对塑料花不会有美的感受。因此,只有有利于生存(包含功利)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审美与素质

下一篇:什么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