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没骨”画

  

   出水芙蓉图[宋]佚名故宫博物院藏
  
   历来相传北宋初年的宫廷画家徐崇嗣创造了一种所谓“没骨”画,主要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说:“(徐崇嗣)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又,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亦云:“(徐崇嗣)画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看来,他们都认为“没骨”指的是一种由徐崇嗣独创的绘画技法——没骨法。
  
   然而,另一位北宋的美术评论家董对此提出了怀疑:“余尝见驸马都尉王说所收徐崇嗣没骨花图,其花则草芍药义……其他崇嗣画花不一,皆不名没骨花也。唐郑虔著《胡本草》记:‘芍药一名没骨花’。”(见《广川画跋》)
  
   徐崇嗣的作品早巳不存于世,我们光凭文字记载也颇难寻清具体的历史事实。“没骨”之谓,究竟是花名抑或指一种绘画技法,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应是:宋代的宫廷花鸟画中,究竟有没有一种完全屏弃了“笔墨骨气”的“直以彩色图之”的绘画技法?
  
   对于五代宋初的宫廷花鸟画概况,我们一般都认可史传所谓“徐(照)、黄(筌)体异”之说——亦即“黄家富贵、徐照野逸”(《图画见闻志》)之别。徐照为徐崇嗣的父亲,他的画风据说是:“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沈括《梦溪笔谈》),故谓之“野逸”。但遗憾的是,徐氏父子的画迹今已荡然无存。幸喜黄筌家族的作品今尚存一二:如著名的黄筌《写生珍禽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黄筌之子黄居窠的《山鹧棘雀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较为可信。细察黄家“富贵”的画法,确如郭若虚所说的:“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图画见闻志》)与上述徐照的“落墨为格”、“殊草草”、“略施丹粉”的画风恰成为鲜明的对比。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绘画

下一篇:秦汉绘画概况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