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和荷兰画家的油画技法

  有关 鲁本斯 和 凡·戴克 的技法,从他们的朋友内科医生德·麦尔伦的手稿中,我们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但这本手稿明显有一些别人添加的部分,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在鲁本斯时代,使用红色的玄武土底子已经很普遍,通常用作一次完成画法的基底,人们并不了解厚的白色底子的价值。然而鲁本斯却恢复使用厚的白石膏底子,甚至明显地使用 凡·艾克 时代建筑上的技法,他对这种技法加以改进,使之适于自己的需要。

  他认为木板是小幅画的最好底材。他用一种银灰色,带有条纹的中性色调涂于耀眼的白色厚石膏底子上,显然,这种银灰色是由炭粉、铅白和某种丹配拉或胶液配成的(至少这样混合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这个初步的涂层必须快涂,用宽笔或海绵只涂一遍,并尽可能避免反复涂,否则,涂就会缺乏变化而乏味,其中淡色的条纹,使底子富有生气,并使画于其上的形体具有轻松感。在慕尼黑皮纳科斯克美术馆有一些为梅迪契家族画的草图,可供很好地

  研究这些条纹的效果。有人说这底色涂得太草率,所以能看出刷痕,完全误解了鲁本斯的艺术意图。

  在这些草图和油画中,底子保留着许多未覆盖的部分,这一事实证明底子一定是不吸油的。不然底子一经上光就会发生变化,整个画的面貌将会有所改变并产生令人烦恼的效果。

  鲁本斯画在布上的画,没有这种带条纹的灰底色,而是一层深灰色的均匀涂层,这很可能是涂于白垩底子上的一种半白垩有色底子。这种底子应该也是不吸油的,因为它是作为一种过渡色调,或只是被薄薄覆盖,而出现在画中各处的。

  德·麦尔伦的手稿中,在论及结合剂方面的有关说明,还存在很多争论。这里,我们只关心实用价值,必须让画本身来说明问题。也就是说,用什么方法能够得到在鲁本斯的画中所看见的同样效果?只有这个问题才是与我们有关的。单独使用油类作为调色液和研磨剂,要使颜色涂得极薄而又具有很不透明的特性是不可能的。首先,如果只用油,画就不可避免地会严重变黄和变褐,而且那些精细分布的白色涂层就会失去遮盖力,或者由于皂化作用而消失。然而,这些画却仍然清晰而明亮,只是明显有点变黄。我认为,无疑,颜料是用核桃油(或亚麻仁油)稠稠地进行研磨的,作画时大概搀入威尼斯松脂(含有或不含玛蒂脂),并加进增稠的核桃油或亚麻仁油,只有这样,才能毫无困难地获得鲁本斯艺术的全部技法特征。

  同时不可忘记,古代大师研磨的颜料与现在管装的颜料是不同的,而是更具流动性,因此涂起来很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颜料都是每天新研磨的。

  鲁本斯的颜料可能是放在调色板上加入调色液,用刮刀调成适当稠度的,所以涂起来比用今天的颜料更均匀。现在,是用画笔伸进油中蘸取调色液。

  关于熏衣草油,鲁本斯特别指出,松节油要比它优越得多。从技术观点来看,这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熏衣草油会使笔触流淌,由于对下层的溶解作用,日后会引起变黑.与松节油比,它还保持发黏的状态。

  德·麦尔伦讲,鲁本斯不把威尼斯松脂溶于石油或松节油中作为最终上光油使用,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威尼斯松脂不够耐水,而且很快会变脆。最好的绘画光油是把晒稠的核桃油或亚麻仁油适量加入玛蒂脂光油或威尼斯松脂中制成的。在古代的绘画书中,“上光油”的意义比今天更加含糊。

  在此要指出,一种调色液对画家的技法及其表现风格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选择一种能恰好符合自己需要的适当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鲁本斯的原则主要是用大量不透明颜料涂于亮部,而保持暗部薄而透明。关于鲁本斯的技法程序,德斯康普斯( Descamps)记述如下:

  “首先轻轻地画暗部,并防止白色进入其中;除亮部以外,白色对画是有害的。一旦白色减弱了暗部的透明和金黄色的温暖,色彩就不再灿烂,而变得灰暗。”

  “对于亮部来说情况则不同,可以涂上你认为是适当的颜色。亮部具有厚度,要保持纯净。如果把各种色调都放在适当的位置,彼此相连,再用画笔稍稍将它们融合,尽量不把它们搅乱,这样便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然后,就可以回过来,仔细查看已做了如此准备的画面,并画上那些一直是大师标志的重点”。又据鲁本斯的追随者伯内特( Burnet)记述:“把白色高光画上,紧挨着它们画上黄色、红色,再用深红色涂于暗部。然后将画笔蘸满冷灰色,轻柔地整个润色一遍,直到使之淡雅柔和,达到所要求的色调。由于肤色具有柔滑的性质,皮肤表面闪耀着珍珠色的反射光,画中凡是色彩最柔和的地方,大多可以看见这种反射光”。以上这些话,如果认为均出自鲁本斯,并无确实根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

  然而鲁本斯与凡·戴克的一次谈话记录却流传至今,在谈话中,鲁本斯说,至少暗部的最后一层必须是透明的。鲁本斯向丹尼尔斯(1582-1649)建议的记录也一直保存着。丹尼尔斯的画由于画的厚(暗部也厚),而失去了最初的暖色调。鲁本斯告诉他,亮部应厚厚地画,而暗部始终要薄,否则底色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它就无助于最终效果。这指的是视觉灰色,它是由于底色层的中间色调只被薄薄地覆盖而显露出来的。视觉灰色使画具有古代大师作品的明亮特点。其门徒的一些作品,由于缺乏这种视觉灰色,相比之下,显得粗陋。

  鲁本斯使用的调色液很稠,与凡·戴克大不相同。德·麦尔伦告诉我们,鲁本斯在作画时常常将画笔放进松节油中浸一浸——但并不是用松节油作画!其原因不言自明。

  由于他的调色液十分浓稠,所以他的画很长时期都无须上光,这无疑是他的画能够保存极佳的重要原因。他还建议不要在已经吸油的色层上作画,应首先使颜色复原。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对手诋毁他,说他的技法完全违反了当时的传统,取得的那种惊人效果靠不住。并预言其作品将同它们的主人一起毁掉。然而,如果说有某种技法,能以其杰出的保存性,令人信服地证明其正确性的话,那就是鲁本斯的技法。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如何绷装油画布

下一篇:如何在金属板和石板上画油画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