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弟子的画中,其技法特征比这位大师本人的作品展示得更加清楚。例如,埃尔·格列柯的画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提香技法的有价值的资料。
为了便于说明,在此叙述一下慕尼黑的老绘画馆里的艾尔·格列柯的作品《基督脱衣》的大概复制过程。这幅画曾经按照这种技法程序进行了几次非常成功的重画。
油画:《 基督脱衣 》,画家: 埃尔·格列柯
在这幅画中有多处可以辨认出一种非常明亮的棕色透明底色层。这种明亮的底色只有用透色色涂于白色底子上才能复制出来。它可能是用一种玛蒂脂光油稀释的油画颜料罩染的,或许是涂于上过光的坦培拉。素描可能用黑色坦培拉颜料直接画于白色底子上,或者用白粉笔画于棕色的透明底色上,已证明用鸡蛋黄加铅白和等量的油画铅白混合而成的白色颜料最适于表现原画中的一些厚颜色。开始先画最鲜明的高光,白色颜料是每次作画时新配制的,大部分用薄涂的方法,以半透明的色层涂布于所有亮部.过渡部分和暗部不使用调色液。这样,底色层的透明棕色便可在画中各处透过半透明白色涂层形成光学灰色,从而构成了画的总体效果。这一过程反复进行,亮部变得更亮更厚,同时暗部也进行适当处理,以保持明暗之间的平衡。素描也要小心地保护好。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在白色颜料中加一点黄赭石,以免色彩效果太冷。
必须明确地保持各部分的大关系。画的整体效果一定要比原作浅得多。只用白色来提亮亮部是不会有艺术效果的,因为这样最后画的暗部看起来只能是灰暗无色的。
在画面涂了浅色的中间光油后,用大笔画上各种专有色以便彼此对照,接着流畅而娴熟地画上轮廓线。
基督的红色披风,用茜草红加入玛蒂脂或达玛树脂光油浓艳地涂上,然后分散地画上各种反射,使之变得精致。所有的颜色都类似地画上,但每一步都要比原作中的颜色浅一点,一旦达到与原作的颜色同样深时,便可认为复制已完成。如果画中某处形体或亮度表现不足,还可再用前述的混合白色去修改。
下一步是将暗部均匀地加深,素描和塑造要不断地完善,刚与柔要彼此平衡。所有表情的要素都要再三地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