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治山水画技法解析 16

  

  宋文治作品《雨后云山图》)

(七)《雨后云山图》的创作
   此画用生宣纸创作,表现庐山一隅的雨后景象。画中山色苍翠,树影重重,溪涧跌宕,峰峦之间白雾漫漫、舒展飘忽,仿佛浓云笼罩的幽谷突然云层被山风撕开了豁口,露出一道绮丽的风光。创作上,作者将泼墨泼彩技巧与传统大青绿山水的画法融为一体,工笔与写意结合,将庐山雨后景色如洗、清新幽雅的动人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画面的墨色层次上可以看出,作者在泼墨泼彩之前,对此画的构图及山势结构已有所安排。画面左下角用浓墨泼洒,再用水将墨冲开,墨迹干后整理出石纹肌理。上部的云中山峦泼墨较淡,与色并用,未尽之处用羊毫濡淡墨接出,整理成云中的山峦形态。水与墨、色交融生辉,恣肆雄壮,形成丰富的层次变化。画面的中间部位先空出来,待泼墨泼彩大致定型之后,再进一步整理刻出精细的幽谷景观。这样四周墨色凝重,云遮雾障,中间山石用薄薄的青色淡染,明亮而醒目,生动具象的幽谷景观成为画面的视觉交点,使作品既大气磅礴,又精彩有神,主次分明,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此画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各种树木的表现技巧。庐山植被丰富,林木蓊郁,为了突出其植物王国的地理特征,作者充分发挥了画树的功底,从各种树的叶形来划分,画面上描绘了近十种不同种类的树木,这在宋文治往常的作品中是较少见的。因为一幅画中树的类型繁多,容易使画面杂乱,喧宾夺主,影响画面主题的主宰。为了避免树的种类繁多而造成画面杂乱无章,作者在艺术处理中选择了以松树为主体,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优势。其他杂树则点缀穿插其间,以不同画法和色调显示出来。这样既体现出庐山的地理特征,树的形象复杂多变,又使画面的基调完整统—,更加丰富耐看。
   此画最后收拾提神也很别致,苔点与底色的反差较大,并在树丛之间用石绿加点,局部山石用赭石提线,这些都是为了调和画面的整体气息,使画面更加活跃所采用的必要手段。此画运用多种方法画树,也正是出于表现主题的需要。画面上泼墨泼彩,痕迹斑驳,作者以各种树的组合与造型,作为收拾画面的手段,将不同的景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宁静的山谷显得更方n幽深而饱满。这些树交织穿插在一起,既相互映衬,又变化多端,从造型上看,有的从岩石边逸枝旁出,有的在山岗上伸展风姿,有的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从组合上看,有的独木自立,有的三五株一丛,有的连成一片茂密的树林。山石、云雾、流泉、房屋在密密层层的树木映照下,显得格外生动自然,妙趣横生。画面的景深也由远近树木的不同表现方法和穿插组合将空间层次推开,树木似乎成为这片幽谷的主宰。
   此画最后收拾提神也很别致,苔点与底色的反差较大,并在树丛之间用石绿加点,局部山石用赭石提线,这些都是为了调和画面的整体气息,使画面更加活跃所采用的必要手段。
  
  
   网站声明: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国画山石画法介绍

下一篇:中国山水画作画步骤详解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