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颜色方法

  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颜色方法

  封面配图:清 沈铨《寿桃仙鹤图》

  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颜色

  关于古代画家如何着色,从文物上看,在唐张彦远以前,巳经是相当丰富的(包括流传下来的文物和出土的文物);但是,在文献上看,张彦远以前,却很准找到。只有在张氏着绿以后,才逐渐有了一些论着色的记述。至于如何研漂颜料、使用颜色,在文献上看,那就更加在后了。

  第一节 传统上的着色方法

  古代画家对于画面上不单是要求形象上有主客之分,而且在颜色上也要“分别主从,彩色相和”。其方法,有青绿、浅绛、水墨和勾勒、勾填、没骨等等的分别。东晋以后的画迹可以作为例证,至于辽阳、望都出土的汉墓壁画,却不尽相合。下面举例作为说明。

  甲、分别主从,彩色相和。

  传 统的着色方法,首先是从整幅画面上着眼,在构图的同时,已预计到用何种颜色作为主色,何种颜色作为从色——辅助陪衬主色之色。这样“成竹在胸”就 可能作到一幅画面上的彩色相合,互相照应。举例说,有的是以白色为主,其他暗淡的颜色为辅,如故宫绘画馆陈列过的董源“潇湘图”,是以许多白衣服的人为 主,其他山水为从的。有的是以朱红为主,其他重色为从。如赵佶“听琴图”(故宫收藏),穿朱红衣服弹琴的是主.其他石绿等色是从。有的是以浅淡的颜色为 主,其他鲜艳的颜色为从,如故宫收藏“韩熙载夜宴图”(见人民画报1954年3月号彩色版),在第四段上写韩熙载夜宴图,有八位女乐,花衣花裙,色彩极其 鲜艳,用它来烘托陪衬出穿着浅薄白衣服,袒露腹坐在墨色椅上的韩熙载,对比非常鲜明。古代画家还说:“青间紫,不如死”又说:“青紫不并列”他们也认为黄 白并用,可能减少色的光辉,所以他们说“黄白未可肩随”。可见古代画家很重视色彩的对比与调合的效果。

  乙、青绿,浅绛,水墨

  在 山水画里,为了表现春夏秋冬的季节性,为了表现朝阳、晴岚、夕照等,使用着石青石绿来描绘金碧辉煌的锦绣河山。有的还加上朱砂,石黄、白粉来装点 秋日的艳阳。有的还使用着胭脂白粉,嫩绿娇黄,用来点染春光的明媚。唐李恩训“浴日图”,全是用泥金勾勒的。(浴日图、夕照图均有印本。)

  吴道子的白描,只用淡赭烘染出人面树身,形成“吴装”的画法。浅绛法是水墨与淡赭并用,树身用赭,树叶用墨,山石阳面用赭,山石阴面用墨。有的只用淡赭染树干和人面,其余全是用墨皴染。元代黄公望、王蒙最擅长此法。

  水墨山水,是用浓淡墨代替一切彩色,有的用湿笔勾染,有的用干笔皴擦。有的以浓墨为主,淡墨为从,形成画面上的突出:有的以空白为主,浓淡墨为从,衬托出画面上的虚灵。变化多端,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设色妙者无定法;合色妙者无定方,须悟得活用。”(“设色”指整幅画面说,“合色”指配合众色说。见方薰《山静居论画》)我们必须不断的通过实践,取得经验,方能作到颜色的灵活运用。山水画是这样,其他的画也是这样。

  丙、勾勒,勾填,没骨及其互用

  勾 是用墨线勾出物体的轮廓,勒是把被颜色掩盖了的轮廓(墨线)重行勒出,但所勒的线,不一定仍用墨,而是用其他深的颜色勒出的。如石青上用胭脂勒出 则更显明些,草绿上用铁朱勒出,则更真实些等等,勾填也是先勾出墨线的轮廓,然后沿着墨线的内绿,填进所画填的颜色。在被覆力强的颜色,如白粉、朱砂、石 青、石绿等.既不许侵犯原来的墨线,也不许与墨线有一些距离,并且填进去的颜色,不一定是平涂,还要分别出厚薄深浅浓淡明暗。勾填法运用颜色,是比勾勒法 更需要熟练的。勾勒与勾填的着色法.自东晋至北宋的画迹来看,是被普遍使用着的。

  没骨法,是不用墨线勾出物体的轮廓,有的是预先在另纸上 用墨线构图,再把这构成的图(草稿)影在所画的纸或绢的下面.然后在纸或绢上利用下面所影的 草稿,进行绘画。还有的就在纸上用柳炭勾出物体的大概轮廓,就依炭痕再进行绘画,因为用墨笔勾出的轮廓,在古代被解释为“骨法用笔”。又叫“骨气”。这种 没骨画法,是不需要用墨线勾轮廓的,所以叫作没骨法。它不一定全用颜色绘画。有的是用墨画成的,如宋苏轼的墨竹等。有的是用色用墨相互使用的,如明沈周的 朱梅等。北宋后的写意画派,大概是由此演变下来的。

  另外还有勾填没骨互相使用的。如明陈道复所画的菊花,先用墨笔勾出花朵,染些藤黄,花梗与叶,则是用墨笔拖点成为花梗与叶的形态。严格的分析一下,花朵用的是勾填法——墨笔勾出花瓣,再填进藤黄,梗与叶则是用没骨的画法。


延伸阅读:

    无相关信息
标签:

上一篇:黄宾虹告诉你怎么画出深厚华滋的山水

下一篇:国画迎客松作画步骤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