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流行的构图形式有小大小(见图一)、少多少(见图二)、横竖横(见图三)、竖横竖(见图四)、一开一合(见图五)、开合开合合(见图六)。
当代流行的构图形式除了前面列举的六种以外,还有横竖横竖(见图一)、半平面(见图二)、平面(见图三)、横竖竖、横竖横等。
八、画幅形式
中国画构图具有独特的章法,同时也有多种画幅形式。常见的画幅形式有以下七种:
1.中堂
中堂也称立轴、立幅、堂幅,因挂在厅堂正中而得名。中堂两边可以配以对联。此画幅适合全景式构图。
2.通屏
通 屏(见图一)也称单条、长条、条屏,长短不等,比中堂细长,内容丰富,构图灵活,可由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二十条幅组成。一般通屏各条幅可单独成 画,但各条幅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如春、夏、秋、冬四时景的四条屏。有时也可把整套条屏连在一起构图,合起来就是一幅巨型画作。
3.斗方
斗方(见图二)是正方形较小的画面,既有独立成幅的,也有偶数多幅成套的。此画幅适合各种构图形式。
4.长卷
长卷(见图三)也称横卷,长度有几米、几十米,甚至数百米不等。长卷的高度没有固定的尺寸,非常灵活。它多用散点透视,多作全局式构图。
5.横幅
横幅(见图一)也称横披。它可长可短,可宽可窄,适合各种构图形式。
6.折扇
折扇画的构图有两种:一种是不管扇子上下两边的弧度如何,都要把画面的地平线画成水平的;另一种是所绘景物与扇子上下两边的弧线保持平行,即“景随扇移”。图二示范的是“景随扇移”的构图形式。
7.团扇
团扇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所绘内容多是小景山水,故构图崇尚简洁而有韵致,很少取繁复的构图形式。图三示范的是圆形团扇的画幅形式。
九、山水画构图常见的弊病
1.散乱(见图一)。造成构图散乱的主要原因有主次不分、开合不当、均衡失调、缺少对比、没有呼应、结构松散等。解决画面散乱的关键是要在整体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2.对等平均。如对角分割平均(见图二)、左右分割对等(见图三)、黑白平均、上下分割平均等,都会给人以呆板、单调、乏味之感。
3.物象平行或形象雷同(见图四)。若一幅画的结构线互相平行或物象雷同,就会给人呆板、僵化的感觉。因此画中的山、树、石等景物既不能平行,也不能完全雷同。
4. 沉闷、迫塞。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刻画得面面俱到,画面无疏密、聚散的变化,缺少黑白、虚实的对比,以及气脉不通畅等。无论采用复杂的全景构图,还 是采用简洁的一角构图,我们都要学会留白、留气、留眼。一幅画的“气”从哪里入,又从哪里出,都要深思熟虑。有“气”才能产生“韵”。开阔的山水画要能收 拢住“气”,墨色浓重的山水画要能“透气”。
十、构图与题款的关系
把诗、书、画、印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正是中国画的特色。
一般来讲,题款是为了阐明主题,使构图更加完整。题款的内容通常包括画名、作画时间、画者姓名、与画有关的诗词,以及收藏人的名字等。
1.长题款,又称长款。有的画面景物少,空白大,可作长题来丰富画面。其内容可以是画家作此画的内心感受,也可以是作画的时间、环境等,可以传达一种画外之境、画外之情。
2.题意款。内容点明主题,有作画时间、画者姓名、地点等。在梁树年的《松石听泉图》(见右图)中,山石、泉水、松树搭配和谐。画面左上方“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题跋,既点明了主题,又与画面相得益彰。
3.诗款。以画为主,以题款为辅,宜少题文字。然而,对于画未尽意的作品,可添加一些符合画面意境的诗词来丰富画面。
4.夹画款。在画面景物中穿插着题字,既能增强画面的情趣,又能加强画面的疏密关系。
5.穷款。若画面中的物象已很饱满,不需再多作题字,则可只写作画者的姓名。
6.多款(见图),即多次题款。可以是画家自己题款,也可以请他人题款。要注意题款不要喧宾夺主,破坏画面的整体气韵。
7.藏款。如果把款题在明处会破坏画面的话,那么可以题在暗处或景物中。
题款根据排列形式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竖式。当字行较长、行数较少时,我们可以采用竖式题款。
2.横式。此种形式适宜字少行多的题款,可以齐头齐尾排列,也可以齐头不齐尾 3.横竖式结合。此种形式多用于多款的题法,可以调整画面的构图。
题款的字数与位置要根据画面的构图来决定,不可随意而为。题款的书体也应与画面的笔法相协调。
十一、作品构图赏析
王蒙的《夏山高隐图》(见图一)采用了深远法构图,以通景贯穿整个画面。此作构图繁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疏密、聚散得当。
朱端的《烟江远眺图》(见图二)采用了高远透视法。左边的树石与右边的山石相呼应。左边的山石用笔较实,刻画细致;后面的远山和云雾表现得极虚,体现了实与虚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