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中学生 1980年
用墨打底完毕就可进入着色阶段。我画的这位厂长,在旧社会当过长工,抗美援朝时当过志愿军,饱经风霜的肤色是他的特点之一。我选定较沉着的赭石作为他的基本肤色。着色的笔应根据画面大小而定,脸部高度在20公分高以内的可用旧大白云笔;25公分左右的就要用大羊毫笔,笔尖秃成圆形的最好用,切忌用狼毫笔或小笔来着色。着色可从额顶自上而下地画下来,额头一般偏黄,可在赭石中调入少许土黄,染至鼻及颧骨处色彩应略转红,因鼻头及颧骨处布满微血管,是充血的部位,调色时在赭石中加曙红及大红。染下颏时又调回赭石,由于下颏隐约可见须根,故赭石中可加一点墨,使肉色深沉些,须根密处再加染一层花青。人中两侧长须处也略染一点淡花青,注意花青一定要加在肉色的基础上,不要直接画在白底上,如直接画在白底上,青色太纯,就不象皮肤质感。额头暗部色彩是赭黄加极少的花青或墨,而且不宜重。颧骨暗部色彩是赭红加一点花青,不宜再加墨,因原来已画了墨底,再调墨黑气就太重。下颏转入颈内暗面较重,可用赭石加墨。颈部用灰赭石,不宜加红色,因这部位少见阳光,色调应区别于面部,染至锁骨处又需转红,因锁骨中心部位(背心与衬衫都遮不到的地方)常见阳光。耳朵是充血部位,薄薄的耳软骨在背后来光的情况下呈半透明状,甚至可清楚地见到一丝丝的充血的微血管。所以染耳色应朱红多于赭石,也可略加大红,耳轮较红,耳垂较淡。
着色用笔要以形体结构为依据,每染一笔,既要准确地表现色彩,又要表现出体结感。调色盆里调出了准确的色彩,并不保证画面准确的色彩效果,而是要看落笔以后,是否能利用笔尖至笔根所含的不同纯度、明度的颜色(笔毫中不同的含水量也起着作用)和与纸面接触的先后快慢的不同而产生的色彩的微妙变化,而这个色彩的变化要基本上与形体的凹凸起伏相吻合。所以着色时一方面要考虑色彩,一方面要考虑形体结构,着色过程是一个十分紧张的难度较大的过程。着色好坏与能否运用好“笔路”关系很大,如颧骨部位,由于笑而使颧肌下方暗面加深,着色时就应先将笔尖所含的重色落在颧肌下方,再画颧肌右侧及上方,后画的部位色彩自然就浅一些,与颧肌的暗部形成明暗变化(参阅《厂长》着色第二步骤》。为了明确地表现颧骨高光部位,可将笔尖朝向高光落笔,这样画的效果是高光硬,颧骨坡面低处柔和。如反过来,将笔尖朝向坡面低处,笔根朝向高光部位,由于笔根色淡,高光就柔和。不论是笔尖朝里朝外,笔路都是围绕着颧骨的高光部位活动。染额、鼻、下颏的色彩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染额时要留出眉弓突起的亮处,染上眼睑、鼻、唇、下颏及皱纹时都要留出亮处,但留出的亮处大部分都要用浅色覆盖,使它成为亮面而不成为高光。高光多了,就破坏了整体感。面部几个主要部位着色完毕后,应迅速将这些局部用基本肤色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大面积渲染要先抓大体变化,水份要饱满,速度要快。色彩大体统一后,再逐步追加局部的冷暖、深浅变化及暗部重色,使色彩更丰富,形体更扎实,形象更传神。着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种“高染法”与此法相反,最突起的部位染重色,背光处反而着淡色。也有将“高染法”与上面讲的方法混起来灵活运用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后排的人可先染面色,在色未全干时勾线,这样处理,线的效果就柔和些,与前排人的用线形成强烈对比。总之,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主题内容的需要,去寻找不同的表现方法。“千人一面”要不得,“千面一法”也是要防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