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
肌理是用主观意向创作出来的一种“形式语言”。肌理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使用,现已渐渐为人们所熟悉,其画面效果也已被大家所认同。肌理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使描绘的客观对象更具质感,刻画能更具体入微;其二,营造意境,增加气氛,使画面更加生动多姿;其三,丰富了画家的表现技巧,扩大了观赏者的审美视野;其四,肌理语言本身具有的诱惑性,能大大增强作品的趣味;其五,肌理可补足笔墨所无法体现的效果,与笔墨相得益彰。
艺术语言的探索是画家的责任,如何使用艺术语言则是画家艺术功力的体现。肌理作为一种形式语言,我们可以在实践中驾驭它、强化它,使之变成“个性语言”。一些人不赞成使用肌理或对肌理反感,认为肌理不是笔墨,这种看法是狭隘的。“肌理”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更是对人类共同拥有的众多文化遗产的吸纳与补充。画家从古老的文物上,山中的青石裂纹中,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发现了这种美,将其与智慧结合,创造出肌理这种艺术语言,而后巧妙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肌理作为一种情感符号的表现形式,运用得适当巧妙,会使作品产生绝妙的效果。但如果无选择无目的地滥用,只能适得其反。
肌理作为绘画语言在运用中应当注意:其一,不能仅仅花样翻新,只顾工具、材料变化,造成肌理繁杂,颐此失彼,本末倒置。其二,以不脱开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为前提,这时使用肌理语言才有生命力。其三,使用肌理应当和创作的意境相符合,不能每画必做肌理,为肌理而肌理,成为儿戏。肌理的运用,也是需要功夫的,和笔墨功夫一样,离不开长期的实践。(图为唐勇力《人生曲》局部)
工笔人物画教程 9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