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B作不同角度的旋转,再进行翻转,可得到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走势的起手式。
②变通式(边缘式)。如图:
A B
把A、B作不同角度的旋转,再进行翻转,可得到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走势的变通式。
③应用方法。
先在预定画叶的中心位置,画起手式。再借用已画好的一笔或两笔,按变通式结构,添加成新的三笔。依此方法,可任意往上下左右方向添加花叶。
7、花叶组织的几种常见错误
①重复。
A、方向重复。B、大小重复。
B、形状重复。D、色彩重复。
②左右对称。
③丁字型对立。
④起笔齐首,收笔齐尾。
8、分组布叶法
以三片叶作为一小组。 以三小组作为一中组。
以三中组作为一大组。 以三大组组成画面。
把三片叶一小组的势轴线,作为一笔对待,参与一中组的组合。并按布叶三笔法,组成一中组。再把一中组的势轴线,作为一笔对待,参与一大组的组合。依次类推,直至组成大幅画面。
9、布叶总原则
①枝应节长,叶顺势生。
②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10、布叶的气势处理法
①处理好生理四势。
A、生长势。 B、支撑势。
C、重垂势。 D、动摇势。
②处理好构图二势。
A、内敛势。 B、外拓势。
11、布叶的块面处理法
①一幅画要有大块面、中块面、小块面的互相配合。
②有疏有密,有聚有散,疏中有密,密中有疏。
③忌大小均等、形状雷同、不分疏密。
12、花叶色彩块面处理法
①一幅画要有大的色块对比。
②色块间大小、形状、色彩忌雷同,同时忌平、忌花、忌乱、忌散。
13、折枝花花叶的S线参差法
一枝花花枝左右两边布叶不可对称处理。
14、花叶团块边缘的处理法
①边缘要有整碎、曲直、圆缺变化。
②忌圆,忌齐,忌太整,忌太碎。
15、花叶的朦胧与俏丽
①密集、浓重处要朦胧,以求厚重。
②上下两侧要清晰,求俏丽。
16、怎样达到清新润泽,元气淋漓
①用水充足。
②不重笔。
③用笔果断。
④墨色饱满。
⑤层次丰富。
17、怎样使花叶活泼生动
①加快运笔速度,使其劲挺骏健。
②用运动取势法,选取人或动物运动中,最富动感的一刹那,作为花叶取势的范本。
③笔墨偏往多处加,以增加舞动感。
④在统一花叶总趋势前提下,增加波动感。
18、怎样使花叶层层叠叠
先画的叶留下空隙,用淡色画空隙处,以增加层叠厚重感。
19、实笔勾筋法。采用四笔勾筋法。如图:
20、虚笔勾筋法
在叶子较轻淡或密集处,不要把叶筋每笔都勾到位。而采取筋线缺失、简短、虚化的方法。以使花叶朦胧、浑化、虚灵。
21、勾筋的基本要求
①用抛物线勾筋。
②用黄金律方法,选取线的交搭点。
③线与线之间,忌重复,忌丁字,忌齐头、忌对称。成组叶子的叶筋,特别要注意,忌纵向重复、横向重复。
④按黄金律方法安排几条筋线的长度。
⑤主筋不可太居中,太靠边。
22、叶筋的用笔用线
① 老叶适当用涩笔、顿笔,以求叶有厚度和立体感。
②嫩叶用笔畅快,以求鲜嫩。
23、叶筋的用墨用色
①叶筋墨色要稍微浓于叶,又不可太浓,以防刻露。
②叶筋墨色不能太淡,以防淹没失去骨力。
③要在叶半干时勾筋,早了漫漶,晚了筋叶不相融而刻板。
24、叶筋的率勾法
根据熟练程度,由楷书勾法过渡到行书勾法。再过渡到草书勾法,即率勾法。
25、叶筋勾法的灵活处理
大叶可勾成小叶、小叶可勾成大叶。
横叶可勾成竖叶、竖叶可勾成横叶。
一个叶可勾成两个叶、两个叶可勾成一个叶。
叶筋可以超出叶子轮廓以外。
26、区分正叶与侧叶,大叶与小叶的勾筋方法
①分清小叶与小面积的叶,小面积的叶只是叶的一部分,不能勾成完整的叶。
②分清正叶和侧叶,勾出透视效果。
27、嫩枝的用笔与用色
①用笔要流畅、圆润、有弹性。
②色要绿中带红,水分适当,有鲜嫩感、生机感。
③嫩枝的交叉布置,应成女字型。禁忌和勾筋相同。
28、叶与枝之间的联结
①先画叶后画枝。
②叶中留有空隙,以显枝脉。
③叶与枝的方向要同中有异。
④小枝与叶交搭要正确。
要长得上,成一体。采取三笔女字型交搭方法。枝不要补空,处理要有助于增强气势。
29、花萼、小叶的用笔用色
①用色与嫩叶相同。
②根据形、势正确的运用提接,画出俏丽效果。
30、花萼的取势
不要补空,画在凸出位置,以增强画面的气势和姿态美。
五、枝干画法
1、没骨画干法
没骨画干,即用笔蘸色、墨直接成形的方法,要求是:
①用笔要有平匀、浑园、迟涩、厚重、多变的效果。
②用笔要有逆入和回锋的笔意。
③用笔要有提按、顿挫的节奏。
④画出的枝干要有粗细、曲直的韵律。
2、勾皴画干法
勾皴画干,即在所画枝干两侧,用浓淡不同的墨线画出轮廓。再进行皴、擦、点、染的方法。要求同上。
3、破墨法的应用
破墨法是在第一次用笔墨未干时再加一次浓墨或淡墨的方法,目的是使墨色层次产生丰富的变化。
4、积墨法的应用
积墨法是在第一次用笔墨,待墨色干后,再加墨色的方法。目的是使墨色厚重,变化丰富。
5、蘸墨法的应用
蘸墨法是使笔上所含水墨有干湿浓淡的变化,以使画出的枝干有同样的变化。这是没骨画干法的前提。
6、应节长枝
干上长枝位置要适宜,莫使违背常理。
7、枝的侧取势
要求位侧、形。不要直冲花头。
8、枝的S型取势
因为直而无力,平而无势。所以要画出枝干S型刚柔兼备的曲线姿态。
9、枝的长短疏密节奏
干上生枝的节点不可距离相等,要有疏有密。枝的长度要有变化,不可等长。枝的交插组织,要有方向和疏密的变化。
10、主线、辅线、破线的布置
主干、枝和小枝都要有主有辅有破,以免画面单调。
11、枝干的女字型交插
女字型交插使枝的长短、交接角度、交接点的距离都有变化。以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12、枝干交插中黄金律的应用
枝干的长短及交接点的选取,要依黄金律的方法。
13、枝干交接点的处理
①用笔断意连的方法产生前后感。
②以浓淡分明的方法产生前后感。
14、生理四势的处理
生长势、重垂势、动摇势、支撑势要处理适当,搭配合理。以长枝增生命气势。以下部劲枝增骨力。以侧之枝增动势。以下垂之枝增婆娑之姿。
15、构图二势的处理
要有凝聚力,不可四面出枝造成势散。要有劲枝上伸、横出以显外拓力之奔放。
16、枝干点苔的方法
①苔点的大小、浓淡、形状、距离都要有变化。
②干点、湿点合理搭配。
③点在干的边上、里边、外边合理搭配。
④枝干的弓背部位点苔,要多于弓弦部位,以显刚劲之力。
17、作为配景的枝干、叶芽的处理
①走势与画面气势要协调。
②要有疏密聚散的变化。
③外轮廓不可园、不可齐。
18、出枝十忌
忌中心出枝。 忌四角出枝。
忌三交出枝。 忌平行出枝。
忌等高出枝。 忌等长出枝。
忌垂直出枝。 忌水平出枝。
忌等粗细出枝。 忌等浓淡出枝。
19、枝干与叶子、花朵之间整体配合关系
①三者之间的气势要统一。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或者花和叶长不到枝上。
②叶子要密中有疏,以便于穿枝。枝干在空隙处的穿插,是画面脉络的表露。
③枝干和叶子的多少要搭配适宜,既显现骨力,又使叶子浑厚。不可偏多偏少,造成有肉无骨或骨多肉少。
④枝干要有藏有露。
既不失气势,又具有情趣。
20、下部枝干的处理
①根据构图的需要处理下部枝干起始处的高低。
②根据构图需要处理枝干的左右疏密位置。
③下部若有两组以上枝干,态势要有变化。
六、构图方法(提纲)
1、构图基本原理及表现形式(至美因素)
①基本原理十二条
一 太极原理 。 二 截断原理。
三 动势原理。 四 系统原理。
五 节律原理。 六 偏侧原理。
七 曲线原理。 八 三段式原理。
九 三角觚原理。 十 黄金截原理。
十一 主辅破原理。十二 黑白灰原理。
②表现形式即至美因素二十四条
一 中心突出 二主宾合理 三 凝聚
四对比 五协调 六 均衡
七统调 八单纯 九丰富
十流畅 十一骨力 十二 新颖
十三呼应 十四含蓄 十五生机
十六空灵 十七 自然 十八 浑厚
十九极致 二十虚实 二十一 笔墨
二十二 色彩 二十三形态 二十四 款印
2、构图基本规律---对比协调的主要表现范畴(二十对)
一 宾与主 二 与正 三虚与实
四 奇与偶 五疏与密 六繁与简
七 纵与横 八整与碎 九干与湿
十 动与静 十一曲与直 十二圆与缺
十三刚与柔 十四 藏与露 十五 同与异
十六 明与暗 十七浓与淡 十八开与合
十九 整体与局部二十 整齐与参差
3、构图的基本方法二十条
一确定主题----立意。 二立骨定位----骨架。
三突出主体-----主宾。 四 远近大小-----层次。
五幅式适应-----边框。 六 造势蓄势-----气势。
七整体和谐-----系统。 八 交叉相间-----丰富。
九起承转合-----脉络。 十 有序布色-----主调。
十一 S线型-----曲线。 十二主辅破线----三线。
十三对比协调----阅目。 十四 轻重缓急----节律。
十五取舍概括-----典型。 十六 隐现藏露-----含蓄。
十七浓淡互衬-----醒目。 十八 营造画眼-----条理。
十九知白守黑-----虚实。 二十 画面调整-----补救。
4、构图入门的基本样式十种
一矗立式。 二 下垂式。
三横斜式。 四 交插式。
五回环式。 六 S型。
七 三线式。 八 三角型。
九满篇式。 十 简约式。
5、画面构图二十忌
一忌均:大小相等、间距一致、色无主调。
二忌齐:一字排列、高低相等、画面齐边。
三忌圆:物象过圆、排列成环、整体成团。
四忌平:起伏无势、墨无浓淡、高低均等。
五忌板:实而无虚、形象规整、连边封角。
六忌同:形态一致、方向一致、墨色一致。
七忌散:物无疏密、势无主辅、象无主宾。
八忌偏:朝向一隅、上下不适、左右失衡。
九忌实:物象迫塞、有密无疏、有聚无散。
十忌直:姿态生硬、上下无曲、有正无。
十一忌死:笔无变化、墨无浓淡、姿态僵硬。
十二忌乱:势无主线、物无秩序、杂无统筹。
十三忌花:色无主调、浓淡无序、刺眼眩目。
十四忌露:物体全露、了无含蓄、直而无趣。
十五忌结:浓淡无间、相互不分、前后胶着。
十六忌泄:势无锁拦、气无内敛、有纵无收。
十七忌弱:多肉无骨、支撑难副、有势无力。
十八忌险:而欠稳、有危无救、有倾无扶。
十九忌对称:左右均等、中心立形。
二十忌平行:线形并列、不顾纸边。
6、画面构图错误的挽救方法十二条
一增---救均、匀。 二删---救板、闷。
三补---救散、漫。 四破---救平、齐。
五泻---救实、园。 六醒---救平、淡。
七割---救踞中。 八 梳---救无序。
九支、扶---救险危。 十 、堵---救势泄。
十一引、连---救孤立。十二 起、落---救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