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讲"应物象形",好的线条必须与花卉的形象。质感,空间感结合得恰到好处。进而把花卉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花卉的神情意趣表现出来。从对象的结构出发,写出对象具体而生动的形,最终达到表现对象内在神韵的目的。
一、勾线起笔顺序
为了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面对一幅画稿勾线前必先读面,弄清花叶上下层次,先勾最上层的花和叶,然后勾第二层、第三层¨
二、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当两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梅花、菊花、牡丹等花瓣的上下、前后关系全靠线条分出来。
三、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瓣与叶片均为薄片状。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这种线没有缺刻及方折,要勾成饱满,富于弹性的弧线,以表现花叶挺拨的生命力;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这种线或有波浪状起伏,或有缺刻,或有撕裂和折皱,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四、线的浓淡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靠用笔用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作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内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五、描花头的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1、梅花、山茶的花瓣可以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以从尖端起笔。玉兰、木棉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薄嫩多折,勾线可用细线颤笔。
2、花头外轮廓要有残差圆缺之变化。画复瓣花要注意归蒂连心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如梅、杏、海棠等都不勾花筋。花筋显著的必须勾好,可以更好地表现花瓣的转折运动。花筋的线要细而虚不可超过边缘线,各种花筋勾法举例。
4、花蕊的勾点;点花芯如人物肖像之点睛,是花头精神所在,点花蕊要放在最后,看好全局气势关连,精心点好花蕊。花之雌芯明显的可先用中淡墨勾勒,雄芯花丝要勾得细而有力,行笔快捷,收笔尖细,花丝要向雌蕊攒抱,花药要用焦浓之墨一点成形。
5、花萼、花托、花柄的勾法,它们都比花叶厚硬有力。勾花萼的尖部两笔要顿在一起。短的花柄可以不勾,长花柄两条线既要劲挺有力,又要摇曳多姿,两条边线要平行均匀,不可忽粗忽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