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淡墨勾形后,以淡墨晕染最暗部,然后用赭石略加汁绿晕染暗部,干后用较厚白粉上在明处,薄粉用在暗处,如觉不够,待干后再上一次。
画白鹰在技法处理上,宜用反衬法效果较好。浓密的松,将白鹰衬托得更为醒目,同时也取得疏密对比的效果。
简笔画鹰,须用大笔点 ,下笔要狠,“吃”形要准,大块面须一掀到底,不能稍有滞疑,枯湿对比要在用笔中一次完成,使粗头乱服,不加修饰,流露自然韵味,最后将留白太多的地方,用淡墨润去。
用淡墨略加胶水,将笔浸透,稍蘸深墨,用中锋点 ,使笔笔留有淡痕,兼丝碎毛,把秃鹫羽毛的蓬松感表现出现。
用赭石调墨成赭墨色,将笔浸透,点 羽毛,趁湿用浓墨点上斑纹,由其自然渗化,若需要,淡处再用淡赭水约略破开,使色、墨融浑一体,别有韵致。
凡用焦墨,必须焦中见润,不滞不板,方臻效果。极浓之墨稠黏,致使连笔阻滞,妨碍出锋,因此必须加强用笔力度,或用稍硬健毫,易见锋利。浓焦墨画完后,须待干透,再用中墨润其空隙一、二遍,就能取得焦中见润的效果。
三、鹰各种姿态的表现方法
画鹰黑而湿润,画松白而较枯,能使画面黑白分明,加强对比。
鹰每于高树之桠杈筑巢,初生之鹰全身乳白色而无斑纹,因此,不能按照成鹰的色泽去画幼鹰。
幼鹰逐渐成长,身上呈现出色泽和斑纹。画时先将赭墨处画好,留出白处,并上白粉,不上白粉也可以。
鹰不善在平地行走,故走时兼带跳跃,有时双翅张展以助势,亦颇有雄姿。
张翅欲飞,身先后倾,头必微昂,然后蹬足展翅腾空而起。
伸颈、张嘴、展翅,似作战斗前的准备。
画鹰作登高俯视,宜将头部下垂,以便引势而下。
头欲左,身必倾右,以示平衡,也是构图上“蓄势”的方法。
鹰站枝要活动时,双足距离宜开,则显得稳而有力。
画鹰疾飞而下捕猎目标时,要表现出它全身奋力的一瞬间,但力的关键还在于颈、爪二处,因头部之力,集中于颈,腿部之力,集中在爪;颈、爪有力,则自显威猛。
画鹰在蓝天翱翔时,可用淡花青画出云层,以增加高度和空间的感觉,使其有一飞冲天而“背负苍天、足乱浮云”的宏伟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