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款(又称落款)与印章都是国画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布局时最好预先统筹题款、钤印的位置,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唐宋以前的画一般无款,或仅作藏款,即在画面不太显眼的空隙处写个名字。元代以后多用单行直款。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到了明代渐渐以书法、诗文在画面上作大片长题。
题款的内容丰富多彩,字体各异。所以画家在文学与书法上,都要有高度的造诣。题款的内容不是画面的说明书,而要注重内涵的深邃和留给观赏者的无穷回味。做到诗情画意的统一。
题款要讲究“款式”,即题款的位置和大小,都要顾及画面的虚实、平衡,从而决定内容的多少和文字的长短。其形式可竖题,也可横题。当今有些新作采用不规则的斜题,视构图形式变化而定,同样取得良好效果。画面上题单款、双款以至多款,也视需要而定。总之,题款要周密考虑,使诗、书、画形成统一而有变化的有机整体,切忌画蛇添足,造成累赘。
题款要注意书体的选择。字体要与画面风格协调。画工字也工,写意画则可用篆隶行草。
一幅画,笔是形色为开,钤印为合。印章是画面的结尾。画不钤印,给人以不完整之感,特别是名家之作,盖了印章才算正宗,且身价百倍。所以一些求画者,也往往因补盖一方名家印章而远道奔波。一些收藏家也总喜欢在藏品上盖上一方以至几方自己的收藏章。可见印章在传统和当今的国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印章因其鲜红的色彩而使画面精神倍增,也能弥补画面布局的一时不足,起均衡重心稳定画面的作用。
国画印章以石质为主,章面外形有大小方圆以及各种异形章。镌刻形式有阴(白文)、阳(朱文)之分。白文为红地白字,朱文为白地红字。钤印时,大小朱白的选用,要根据画面大小虚实以及色调的需要而定,也要和题款字迹大小相称。
印章以内容分类,有姓氏章、名字章、姓名章、别名章,多盖在姓名文字之后。闲章内容丰富多样,有年代章、肖形章、斋室地名章、格言章、藏画章等。用途有二:一是“起首章”,多盖于画的上半部,题款开头的第一、二个字的边上,与姓名章相呼应,以朱文长形章为宜;二是“压角章”,盖在画上方或下方的左右角空虚处。可使画面充实均衡,虚角“不漏气”。盖联章,不宜超过三方,多了不美。章与章之间距离要适当,盖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宜上面小而轻,下面大而重,才有稳定感。
印章字体有甲骨、篆隶、楷书等。平时可多准备几方,以备选用。
总之,诗书画印的完美统一,是创造高度艺术境界的必备条件和有机整体,不可偏废。
画面完成后,经过裱托才能将笔、墨、色的效果充分显现出来,达到画面层次分明,形式更完美。古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宋代书画装裱技艺已十分精湛,“宋式装裱”一直流传至今。写意画,只要胸有成竹,描绘过程并不很长,而国画装裱则不然,论工序,有托画心、接边、覆背、按轴头、装上下杆、穿圆绳扣丝带等五、六道手续。谈时间,起码要连续五到七天,才能晾干、平整后完工。因此学画容易,而装裱并非人人都会。目前装裱国画价格也较昂贵,是一般收入者所难以承受的,因此,初学画者,既要节约,又要欣赏画面笔墨效果,不妨自己动手,学一点裱托知识和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托”和“裱”是两个概念,或两个不同的过程。托画心是装裱的第一步。即在画面背面加刷一层白宣纸(使用羊毛排笔、稀浆糊)四边用较厚的浆糊(刷0·5—1公分宽度)固定于三夹板或水泥墙壁上,经一昼夜(夏天可时间短些)晾干后起下,用马蹄刀或美工刀齐边即成。装裱是指全过程。在托画心的同时,要将接用的色宣或绫子同样托一层白宣纸,晾干后按需要裁划配料,用较厚浆糊粘接四边,(上称“天头”,下为“地头”,左右为两边)接边完成后,再在背面统加两层宣纸,称“覆背”,覆背完成,上板晾干,约5—7天后起下,在画背面打蜡砑光(用鹅卵石),划去左右毛边,按装轴头和上下杆(事先用细铜丝或细铅丝在上杆装好绳扣),最后穿圆绳扣丝带装裱便告完成。
初学画,以练习为主,无需装裱,但有条件可在习画之余学会托画,既能显现自己作品的笔墨效果,又可增进情趣、丰富生活。具体操作程序和必要工具等可到裱画店实地观察学习,也可买一册裱画的书籍作指导。
总之,书画装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