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松鸦鸟、红叶的画法 1

  《雨后秋林》(见图一)表现的是山林秋雨过后松鸦择木而栖的一种欢畅情境。

  

  图一

  画中的红叶是果实采摘之后的柿子叶,古人的“红叶题诗”一般说的就是这种叶子。《雨后秋林》一画中有诸多的虫食叶或枯叶,一方面作为表现深秋的时空背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虫食斑的点缀而只是平涂朱砂的红叶就会显得呆板乏味,而有了虫食斑痕和半枯的叶子便会使画面提神醒目,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情趣,体现了中国画审美理念中特有的一种残缺美。

  这也是庄子“散木不材,得以永年”学说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直接影响而反映在绘画审美取向上的取法表现。因此,国画家画树,从来不会画笔直的“栋梁之材”,而是钟情于疤瘤曲折的“不材之木”,其中也包含了人对生命与安稳的期待和寄托。

  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同样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唐代诗人吴融咏野鸭诗《池上双凫》中的“幸是羽毛无取处,一生安稳老菰蒲”,就是对野鸭羽毛不为人爱而无所用却因此免遭捕猎而得以安稳栖息湖中的一种现象的描述,借以暗喻自己几十年仕途屡屡失意而聊以自慰的心理状态。

  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同样,这也是作为花鸟画家所必须了解的花鸟画创作理论中蕴含着的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层内涵。

  

  图二

  

  图三

延伸阅读:

上一篇:写意花鸟画骏马、松树、乱石堆坡的画法 2

下一篇:写意花鸟画松鸦鸟、红叶的画法 2

最新文章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