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
竹节的形态有多种画法,例如“蜻蜓眼”“鸟看腹”“银钩”形、“乙”字形等。竹节虽小,意义却大。它既是上、下两节竹干的连接点,又是它们的界定线,在画竹干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董寿平画竹节多是“乙”字形,常用中锋,笔端入纸,落点准确,出纸巧妙,恰到好处。因竹节所占位置较小,所以画时要用巧力。所谓巧力,就是要在画竹节时笔端轻盈敏捷,快而潇洒。与画竹干不同,画竹节一律须用浓墨,这样才能使所画竹子上下两节之间界限清楚,富于神气。
枝者,干之所生,叶之所附,是干与叶的连接纽带。画竹枝可由内向外画,称为“迸跳”;亦可由外向内画,称为“垛叠”。董寿平画竹枝,一般每株竹干上仅画二三枝。画时由内向外,形如鱼骨、鹊爪,柔中有刚,体现出柔韧之美。他常以中锋用笔,下笔圆劲,生动连绵,行笔急速。画老枝,只有向上之意,并无挺拔之态。有人认为董寿平画竹枝不够灵活,这是因为画家追求疏散的艺术效果所致。董寿平画竹枝,尺寸较短,粗细视具体情况而定。粗枝用腕力,直挺向上;细枝用指力,小巧柔嫩。其画竹枝多用浓墨,这样画出的竹枝显得俊秀有力。有时他也用淡墨画竹枝,其浓淡程度与竹干相似。因浓淡统一,画面更显协调有趣。
董寿平画竹叶凌空稀疏,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安排。其所画竹叶姿态势生,又多断叶,偃仰正欹,变幻莫测。从用笔看,画家多用侧锋。竹叶上部呈椭圆形,肥而不俗、瘦而不枯;接近叶尾处急提收笔,有断叶笔意。如此画出的竹叶富有刚性。而用侧锋、偏锋画在竹枝顶部或枝梢处的孤叶,则更显俏丽多姿。画竹叶一般用指力。因为手指动作灵活,所以画出的竹叶会有飘逸感和灵动感。观董寿平所画竹叶,形之若舞,似有柔情;虽多孤叶,但往往能情景交融,使人欢乐。画竹叶用墨要多变,能真正做到焦而不枯、浓而不板、淡而不薄、叶片明亮而有节奏是非常不容易的。董寿平笔下的竹叶用墨到位,浓淡、干湿有别,阴阳、反正不同,光泽明亮。叶子虽然稀少,但层次分明,表现出画家高超的画竹技艺。
画图留与人看
笔墨是绘画的灵魂。曾景初在《董寿平先生的艺术观》一文中指出,董寿平对于气韵、笔墨极为重视,认为气韵、笔墨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他对气韵没作具体解释,但对笔墨进行了详细述说。他认为,作画不论某一小的枝节,还是某一勾、点、染,都必须显出笔力来,绝不能潦草涂抹。他作竹作梅,对一片竹叶、一个竹节、一瓣梅花、一枝梅梢,都要笔笔送到,力透纸背。董寿平画竹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一般而言,整幅作品他只画竹干二三株,不过五六节,上无头、下无尾,出杈三四枝,有叶或一、或三、或五片,疏疏密密,孤叶单飞。从董寿平墨竹作品的造型结构上看,密而不足,疏而有余,清淡幽静,雅俗共赏;但墨较单薄,是其美中不足。
董寿平画竹的多数作品写叶刚劲,叶片若书。他曾说:“没有书法的基础、功力,不能将书法化入画中,则画的内涵就单薄无力。”由此可见,董寿平的竹是写出来的。这不仅突出了他的用笔、用墨技巧,更表现出他过硬的书法功力。笔者认为,此乃董寿平画竹风骨挺拔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