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难,学画虎更难,得法难,得真法更难,但愿看到此文的朋友们有所共鸣吧。
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品名称《风雨春秋》临:冯大中
作品尺寸:150cm*150cm
用纸:普通生宣
用墨:一得阁云头艳
用笔:3公分狼毫勾线笔两支、2公分狼毫勾线笔一支、羊毫小白云一只、羊毫大白云一支、其他毛笔若干(无具体要求)
辅助材料:喷壶一个(湿画法用来喷水),电吹风一个(纸张水分没把握好,水分过大的时候,紧急修复,防止虎纹上的墨大面积泛滥)。
撕毛方法:散锋撕毛为主(90%),单锋撕毛为辅(10%)
第一步:
选好临摹范本,或创作题材,画好底稿,底稿尽量细致,精准。然后将宣纸铺在上面,用4B以上(较软)铅笔轻轻勾勒出来。勾勒的过程中,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比如瞳孔、胡须什么的,就没必要勾,对于较为复杂的白色虎毛,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自行把握。但一定要精准,尤其是虎毛的体块、虎的结构等。
第二步:
将画面用喷壶喷湿,水分不易过大,但要彻底湿,喷洒均匀。提前调好淡墨等待,观察纸的水分干到7-8成,用淡墨从虎头开始,按照虎的结构、皮毛走向,开始撕出墨稿,我的墨稿画的不是很细致,因此造成了画面最终效果不太好,大家引以为戒。
谈到纸的水分这个问题, 嗦两句,这是个经验问题,水分把握很关键,自己也多动动脑子,总之,纸的水分一定要把握好,这是成败的关键。还有一个问题,水分干的总是比你画的快,怎么办呢?干了就别画了,喷湿再画,尽量整体喷湿,局部喷湿可能会造成宣纸上留下黄色的水渍。
再说说散锋撕毛的问题,3公分的狼毫笔打散,最快捷的方法就是蘸上墨或颜料之后在盘子上将笔侧面研开,不怕脏的话用手捏开也行,笔头呈扁状,不明白的去网上看看散锋是经验吧。我就不多说了。但切记,不要用排刷、水粉笔、或者将毛笔笔头剪齐,这不是捷径。
第三步:
将整个老虎的墨稿画完,并注意各个关系的对比,主次调整到位将对后面的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也是最终效果成败的关键因素。墨稿不是一步到位,又浅至深,慢慢深入,不要着急。着急的话你就去学大写意吧。哈哈。实在着急了,一定要停下来。
如果你想画的更整体一些,画墨稿的时候,也可以同时吧山水背景的墨稿同步画出来。
第四步:
在墨稿反复调整ok的前提下,将纸打湿开始上色。(记着每次画都要将纸打湿,半干或七八分干再开始画,记着是每次。),第一遍用藤黄加少许赭石,还有一点点墨,从虎头开始,按照虎毛的走向、结构开始撕毛,注意虚实、主次,对比。白色毛的部位用墨加花青慢慢润色,也可以适当加进去一点赭石,西画里讲究环境色,讲究冷暖对比,所以我们也要考虑这些,这对形体的塑造是加分的。虎的年龄、季节、画画本人的风格都决定着虎最终的色彩,所以色彩方面不要拘泥,自己把握一下,多比较多调整。
第五步:
虎纹也要随着黄色虎毛的深入而开始逐渐加深,两者相辅相成,从虎头开始慢慢深入,这时候虎毛的色彩就要开始加深了,藤黄、焦茶、赭石,朱砂,相互搭配,虎纹里面可以适当加进去一点点花青或者赭石、朱砂也可以,视情况而定,不要过分拘泥,毕竟这是艺术,不是数学公式。
第六步:
对比、比较,逐步深入,注意主次对比、虚实对比,与背景山石、树叶重合的地方适当留出来。(记着每一遍都是湿画法,要多感受纸张的水分和笔头的水分)
第七步:
还是对比、比较,逐步深入,注意主次对比、虚实对比,后面的过程基本都是调整深入,心不要急,别一下子画到位,慢慢比较深入,要有耐心,一层一层、一遍一遍来,不用平均对待,但是要整体对待。切不可钻局部,比如吧虎头画完了,虎尾巴还没画呢。。这就不对了。。。这样出来的作品才会比较饱满,厚重。宁可画不够,也不能画过了,这不是油画,很难修复。